從前隻管欺兄弟,子亦而今有弟兄。
相打相爭如一樣,拜師學足我無情。
孟子雲: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亞孝之謂也。
又亞孝第五子,名繼祖。其外父外母家附近三泊地方,繼祖一次去探外父,順便拜候亞悌二叔。亞悌生得三個仔,大仔係秀才,名叫繼善,餘二子尚幼,亦讀書。
亞悌一生好處,見善必為,又欲其子繼之。改為繼善,善愈添而福愈厚矣。若亞孝之諸子凶橫,效之為繼惡可也。
繼祖來探,見二叔之三子,兄弟怡恰,相親相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瑞氣一門,家庭歡樂。
詩書男子婦桑麻,瑞氣融融聚一家。
門外半生歡喜草,階前多種吉祥花。
繼祖住了幾日,不願歸來。亞悌催他回家,繼祖求寄居在此,亞悌曰 :“你慌我有飯過你食,有屋過你住麼?因你父唔知, 於理不合。你歸家稟明父母,然後來此未遲 。”因亞孝正室雖 死,又續娶回一繼室也,繼祖由是回家。到了一月,外父拜壽,繼祖勸妻曰 :“我前者到二叔處,見其父子兄弟,和氣一團, 一分快樂。今者嶽丈壽旦,我與你恭祝之後,往二叔處住,永不歸來,未知你意如何,以為好否?”其妻答曰 :“我見幾個 伯爺如此拂戾,總不同人。無論男子不情,即婦女亦不順,一家暴氣,何日能消?將來必有凶災,爭在幾時發作。論起翁姑,生平薄德,而伯爺幾輩更甚凶橫,俗語雲:‘積善之家慶有餘。
’吾恐君之家,五禍臨門矣。見機而作,不可延遲,吾恨無翼以高飛,斷不願久居此土也 。”(五個新婦算至明白,係繼祖 老婆,一家之中除亞悌,亦以此婦為第一)繼祖遂稟知其父曰:
“兒無同胞骨肉,每為兄輩欺淩。今與妻往外父處祝壽,順探 二叔,不歸來矣 。”亞孝曰:“我與你二叔,前有微嫌,恐難 久住 。”繼祖曰:“二叔非他,係聖賢人物也,豈記從前小怨 麼?”亞孝曰 :“細仔呀,我知你屈氣咯,個的龜蛋,唔中用, 我來教佢,佢一句頂住我喉嚨,好似橫吞欖核。(生鵝喉都唔定)得棲身之所,還須要奮誌做人,學二叔之所為,勿學你父,老來方悔也 。”話完泣下,父子灑淚而別。 含愁難解倍心酸,戾氣遙知禍滿門。
白鶴高飛雲外去,任他雞鬥與鵝喧。
遂帶老婆去祝壽,往探二叔,亞悌不勝歡喜。掃屋與居,使他從長子繼善讀書,學習文章詩賦。繼祖極聰明伶俐,苦誌專功。
讀了數年,文思大進。(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亞悌見他有用,代佢捐一個監生,以勵其誌。
又說自繼祖遷居三泊之後,而家中兄弟怨罵尤多,亞孝詐作兩耳塞聾,低頭悶坐。(聾早二十年真正好咯)繼功之母,庶妾也。一日,與繼業之妻爭論油鹽碎項,繼業聞之,忿忿不平,接口罵曰 :“你做家婆,駛乜認得咁正呀?我老婆話剩都 未到你話。(唔通工夫你老婆做刺然後到佢做麼)你咁就整成裝模作樣嗎?你好聲色咯!我勸你唔好講咁多,講得多你有錯!
”(你的說話就先錯了)罵得庶母兩淚交流。繼功忽然來到,聽聞如此怒罵,勃然變色曰 :“大約我老母個的說話,都是平 常,硑得罪你老婆呀!照事講事,駛乜講聲色唔聲色呢?我老母唔聲色,唔通你好聲色麼?”繼業曰 :“細佬,你大約想打 過嗎?”(都有幾分意)繼功曰:“想打唔打,要我自己知對,人之子而派人老母不是,實在唔服 。”繼業曰:“你唔服,點 樣呢?”繼功曰 :“要罵你!”繼業曰:“唔許你罵,點樣呢? ”繼功曰:“唔許我罵都要罵,唔通羅得翻?”講到個句說話,誰不知繼業裝定身勢,紮起髻氏的,繼功亦抽高褲腳,卷實衫袖,繼業撒手曰 :“不必講、不必講,打過分道理。”繼功曰: “就話打,怕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