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此時的北京城一片狼藉,先是禁衛軍在此占據過一段時間,給這座曆史悠久的古城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後李鴻章的淮軍和英法諸國聯軍進駐,他們更像是一群過境的蝗蟲,破壞力比禁衛軍猶有過之。
李鴻章的心中對這樣的局麵非常痛心,他當初離開江蘇根據地,目的就是想挾勤王之功成為大清第一督撫,然而洪寶強的禁衛軍沒有給他任何能夠給大清王朝繼續效忠的機會,因為他連一個可以效忠的人都找不到。
最讓李鴻章心中憋氣的是身後的英法諸國聯軍,當初借用洋人的力量是為了盡快的打進北京城,但是現在卻有了尾大不掉之勢,洋人根本就沒有把他這個淮軍首領放在眼裏,甚至有些頤指氣使,逼迫他的淮軍打先鋒,這讓他尤其不能容忍,但是洋人在京津地區已經聚集了數萬兵力,他已經失去了掌握大局的能力,大有淪為傀儡之勢。
“大人,晚膳已經準備了好了,請用膳。”李鴻章的心腹幕僚張幼樵來到李鴻章麵前,小心翼翼說道,心知李鴻章的心情不好,是以分外謹慎。
李鴻章點了點頭,道:“你跟我一起用膳吧!我有些事情想要跟你商量一下,眼下的局勢,對淮軍很不利呀!”
張幼樵沒說什麼,讓李鴻章在前麵走著,二人落座之後,張幼樵給李鴻章倒了杯酒,道:“大人是在憂慮洋人嗎?”
李鴻章嗯了一聲道:“也有這方麵的煩惱,洋人在呂宋,馬六甲等地的行徑我找人詳細的了解過,從眼下的時局來看,洋人不會像從前那樣隻攫取一點利益就會罷手了。”
“大人說的是,洋人就是一匹狼,能吃肉絕不會啃骨頭,眼下數萬洋人大軍彙聚京津,漸成尾大不掉喧賓奪主之勢,大人不可不防啊!”張幼樵說道。
李鴻章苦笑道:“當日隻想著盡快的救君王於水火之中,沒有詳盡的考慮向洋人借兵的後果,落得這般境地,也是我自找的呀!”
張幼樵見李鴻章如此自責,道:“大人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天地可鑒,即便是走錯了一步棋,也不是沒有挽回的餘地。”
李鴻章哦了一聲,道:“你胸中可有定計?不妨說來聽聽。”李鴻章對張幼樵的計謀還是很欣賞的。
張幼樵道:“大人如今憂慮的是宗室無以為繼吧?這一點其實很好解決,宗室近支沒有了,還有旁支遠支不是,盛京那邊可還有幾個王爺呢!淮軍需要的就是一個名號而已,而大人隻要有了擁立之功,就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是不可以呀!”
張幼樵的話讓李鴻章怦然心動,現如今大清國已經國將不國了,但是大清國的影響力還在,如果真能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他豈不是有做曹操的潛力,這對李鴻章的誘惑非常大,他看了張幼樵一眼,道:“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務必要保密,切不可走露了半點風聲。”
張幼樵點頭道:“大人放心吧!我即刻動身去盛京,隻要大人掌握了大義,不但河北京津地區垂手可得,就是關外的龍興之地也是大人的呀!”
李鴻章興奮的送走了張幼樵,屁股還沒有坐熱的時候,幾個洋人來到了他的府上,為首的正是英軍將領額爾金。
額爾金的日子也不大好過,他牽頭組成的英法諸國聯軍並沒有得到英國國王的授權,全部的軍隊都是從印度和東南亞一帶的殖民地拚湊起來的,有點先斬後奏的味道。
先斬後奏這種事情反複的可能性極大,如果事情辦好了,先斬後奏可以讓他的聲望達到頂點,獲得數不清的財富,如果事情辦砸了,那麼要承擔的責任也很大,遠不是他額爾金所能承擔的。
眼下局勢的發展就有些脫離了額爾金等人的掌控,原因就是昨天接到的一份情報,英屬印度殖民地竟然遭受了極大的軍事打擊,根據當地總督的推測,敵人很可能就來自清國,而且是清國的精銳之師,這讓額爾金等人如坐針氈,他們壓根就想不起來這支襲擾印度的清國軍隊是哪裏冒出來的。
事實讓額爾金等人不得不著手解決,首先是找到這支清國的軍隊究竟來自哪裏?眼下清國的局勢他們也很清楚,隻有找到了幕後的主使,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李鴻章得知了洋人們的來意,臉上表現的同仇敵愾,心中卻解氣的很,心說這樣正好,免得你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我可不想當洋鬼子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