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泌(生卒年不詳),字子澄,淮南(今江蘇揚州)人。南唐後主時登進士第,為句容縣尉。曾上書諫國事數千言,後主不能用。後曆任監察禦史,考功員外郎,中書舍人。南唐貶損朝廷儀製時,他改稱內史舍人。宋滅南唐後,張泌隨後主李煜入汴京。宋太宗時,他在史館。後主李煜死後,他於寒食時必親自哭拜其墓,且常周濟李氏子孫。《全唐詩》有詩一卷,《全唐詩補編》補詩一首。
寄人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1]。
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注釋:[1]依依:留戀,不忍分離之意。回合:環繞。
鑒賞:張泌的《寄人》共兩首,本詩為其第一首,這是一首有名的追憶愛情的詩。據清人李良年的《詞壇紀事》記載,詩人少年時曾與鄰女浣衣相愛。“後經年不複相見,張夜夢之,寫絕句雲雲”,指的就是這首詩。少年時代的感情是純真的、深切的,有時甚至是刻骨銘心的。
“別夢依依到謝家”,詩人從別後做夢,因為戀戀不舍,夢見自己輕輕款款地來到自己所愛的人家裏寫起(這裏“謝家”是借用東晉才女謝道韞之姓代稱自己心愛的人的家),接著寫夢中在情人家裏的所見:“小廊回合曲闌斜”,即回環的走廊,曲折的闌幹。夢得並不是很特別,但很有深情。如弗洛伊德所說,夢是願望的達成。詩人在千裏之外的他鄉做夢,他最甜美的願望是什麼呢?他夢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人的家裏,並且重新看見了當年的走廊、亭榭和闌幹。但詩人在這裏就打住了,沒有再往下說。其實很明白,他到了自己戀愛甚至定情的地方,所以往日的相偎相依、山盟海誓又重現於眼前。無疑,他最大的願望是見到自己的愛人,與她軟語溫存,與她長相廝守。但他的夢是不是做完了,是不是達成了他的最大願望呢?從後句推測,作者大概在夢中快要實現他的願望時醒了。因為後兩句很清楚,詩人已回到了現實中,夢已經在給他一種甜美的感受的同時,殘酷地消失了。滿院的落花在明月的映照下美麗而淒冷,正如作者美好而沒有結果的感情一樣。
這是作者筆下的少年時代的感情在他現實人生中的映照,是無望的,也是淒美的。“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美極妙極。言已盡而意無窮,此之謂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