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低頭望著地板,又看了看自己穿著的平底鞋,二十三元購買的鞋,裏頭的襪子是兩塊五毛的。
你自知,又再一次用眼睛看出自己的身份,看到自己平凡的身影。
你用微笑,從心裏告訴自己,再過一年八個月,時間會讓你看到一個完全和想象千差萬別的世界。
在此以前,你還沒認清楚感情,未能確切地認識自己;你以往把感情想得恐怖了,其實一切都可以很簡單,若如遇見伊師傅。
若不是把青春想得複雜,你又怎麼會在成熟的時候,去後悔年少時的那些錯過……
你,微笑吧!
青春原本是隨性,用心去感情用事。
你曾經處在青春年少時不瘋狂,如今從何談起歲月的激情?
難道悔不當初,僅是出於自己對感情的吝嗇付出?
你沒那麼白癡,處在青春還在裝什麼清純呢?
清純,難道就是你掛在唇角的微笑?
你微笑,笑而不語,“單純”用在一個已過十八歲的青少年身上,不合適吧!
你單身,沒理由拒絕對異性心動,倘若無動於衷,莫不是內心深處,留有一塊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或者躲著一個不可能的人?
若是自困,你需要自問,是否清楚記得被刻意埋藏的故事?
每每歌唱著“越挫越勇”,你卻一蹶不振……
你不會忘記的初中,初見的羞澀,遇見又離開以後,再也不見。
你微笑,笑自己的“我以為”與“先等等”,終究誤會了青春,又錯過少年時期的純粹感情。
你十幾歲的舊事,卻在伊師傅麵前,又忽然想起……
你微笑,笑、是清醒還是糊塗,隻有自知。
“乘務員,請問幾點到惠州市呢?”——旅客。
聽聞“惠州站”,你潛意識地張望車窗外的景物,再拿出褲兜的手機,經過腦海的翻滾,便告訴眼前的旅客:“再過二十多分鍾,就到達惠州站”。
你眼前的大媽點了點頭,便往六號車廂走去,因為五號車廂上下客的車門,在六號車廂那頭。
“徒弟,把旅客登記表給我。”——伊娜。
伊師傅摘下耳塞,接過登記表看了看,喃喃說道:“惠州站,要下車的旅客有七個”。
她抬起頭看望站在門外的徒弟,帶目的地笑了笑,接著說:“徒弟,你去報站,安排旅客上下車,記得驗票的時候認真核查哦!”
她說完,再來一次有目的微笑;你自然而然地明白,畢竟形影不離相處一個多月了。
你微笑,回答道:“師傅,你歇著,接待乘客的任務就交給徒弟代勞。”
話畢,你往車廂走了幾步,大吼:“前麵停靠的站點是惠州火車站,十五分鍾後進站,請下車的旅客做好下車準備”。
你大吼三遍,眼看幾位估計是站票的旅客,提起行李向上下客的車門走,而眼下的工作,又是等待列車開進惠州火車站。
在車門後站著,你又看著手上的旅客登記表:CD站—98人,遂寧站—7人,南充站—五人,達州站—13人,安康站—1六人,十堰站—23人,還有很多旅客是站著到湖北等地的,路途遙遠,那個累,估計無法說辭。
嗚,嗚……,列車鑽進隧道,敞亮的車廂,突然剩下燈光,而風聲“噓、噓噓”地流過耳邊,耳膜卻有壓迫感;一會車廂再次敞亮,車窗外頭是惠州市小金口的景物,你知道T128列車將要進站。
“各位旅客,請往車門後麵靠攏,我需要打開車門,謝謝”。——葵旭。
你穿著一身列車員的工作服,說著這番話時,他們才認同;假如你隻佩戴工作證,而沒穿製服,旅客是不會自覺買賬的,除非讓他們細看你的工作證,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人文環境。
你站在車門後,做個別樣的旅客,朝著旅客的目的地進發,懷著各種欣悅的眼光,看待眼前的際遇,其中也遇到過喜歡的人。
但自個兒始終是個走過場的人,為此內心的“矛盾”驅使你,不想再演初中那樣的“獨角戲”。
你承認,在男女的感情麵前,少了勇敢、缺了果斷的直白!
“嗚嗚…,噓、噓噓!”
列車關閉氣閥的聲音,你聽著仿佛聽到往事在唏噓。
你又微笑著,打開踏板鎖、踩著,等到列車停穩,拿出鑰匙打開車門,往後退一步讓踏板彈起,走下列車,工作在微笑麵前依舊如常。
“請大家排好隊伍,先下後上,不要慌、不要急。”——葵旭。
你站在靠車廂的一側,等候車上的旅客走下列車,為此暫時不接收站台上的旅客遞過來的車票……
如果青春遇見誰,像兩條沒有交點平行線,難道就不可以同坐一趟車嗎?
你知道列車變軌的棧道處有交點,而疾馳的路段都是平行線,一旦在平行線上出現不該有的交點,列車會走向不同的目的地。如果婚姻出現了不該有的交點,列車就會出軌,傷痛的代價。
你遇見又離開誰,即使曾經愛過,那隻是青春;相守的真愛,屬於趕車回家的旅客,他們從心裏哼著《春節歸家》:
“早已輕瘦的青春,夢避之遠走;聽那列車駛過的風聲,看那個落淚的人;我們的這一生,遊走在異鄉陌路;那難忘的一切,是無悔的青春。
春節來臨之際,走上回家的路。忘掉身後的苦,蹦向牽掛你的家,到家喊一聲爸媽,抱起躍進懷裏孩子,再緊緊抱擁深情的愛人,深深說一聲,我回家啦。”
當想起這篇《春節歸家》的時候,其實離開東城已六年,此時也不再是“葵”向“旭”日的你。
你說呢?
春節,你說要回“一個很久沒回的家”,還說“不想嫁到離家遠的地方”;你很年輕,要跟隨內心的意向。
如果你可以安心生活,就不必離開親人,漂白遠方。
一個新人走進你的心境,就必須承受各種意外的打擊,因為除去親緣以外的新感情,多麼的情深意重,都可以被替代……
家與愛、愛與情、情與思、思與欲,歸根結底都是誰與誰有緣,看在“緣”的“分”上,過起當家的日子。
一個幸福健康的家庭,才能擔當得起愛情的白頭偕老……
葵旭,你這個年輕人,笑一個吧!
你懂嗎?
你應該先笑自己,沒有一次反省自己被人拒絕的緣由;總有一天,當你拒絕過喜歡你的人以後,就能明白一切男女的喜歡都是選擇題,而不是錯與對的判斷題。
你做出了選擇,就必須獨自承擔所有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