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巴林洛赫將軍正是看出了法軍雖然連戰連勝,士氣高漲但是卻兵員匱乏的致命短板,這才吸取了以往失利的經驗,向維爾姆澤元帥力薦。以奧軍人數優勢將優勢兵力投入到曼圖亞地區的防線上來,使得一向進軍神速的法軍在接下來的戰線推進上舉步維艱。
“看來意大利戰局並不是我預料的那麼輕鬆,戰爭恐怕還得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布裏昂歎了口氣,將思緒從意大利方麵收了回來,臉上露出了少有的憂慮之色。就連麥克唐納都不由得產生了錯覺,難道這個他眼前的這個殺伐果斷的大貴族真的是個憂國憂民的民族英雄嗎?
然而布裏昂此時的內心想法卻與他的表情正好相反,拿破侖在意大利戰場遇到的阻力和法軍的損失慘重令他狂喜。隻是布裏昂或許是個天生的演員,完美的偽裝者,他甚至可以毫無痕跡的掩藏著自己的內心。
毫無疑問,此時意大利戰場的勝負已經無法決定奧法戰爭的最終走向了。此時的拿破侖還在意大利戰場與奧軍鏖戰的唯一理由,隻是在奪取利益,一方麵為了法國在日後的和談中增加北意大利地區的籌碼,一方麵則是為了為自己繼續在意大利掠取更多的珠寶、財富,並且為戰爭結束後的政治身涯增加一個可以拿得上台麵的履曆而已。
但是如今法軍在意大利戰場遭遇的困境從另一種程度上來說就無非等於是在極大削弱拿破侖的實力,本身整個意大利軍團就對拿破侖馬首是瞻,可以算得上是拿破侖自己的嫡係部隊,就如同萊茵軍團和巴登軍團對布裏昂的絕對效忠一樣。
而在目前布裏昂與拿破侖的名聲並起,德意誌與意大利南北勢力分庭抗禮的情況下,難保布裏昂和拿破侖兩人不會為了爭奪法國最高統治權而在戰場上對決。這個時候拿破侖的部隊受到巨大的傷亡,對於布裏昂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意大利戰場就這麼僵持不下,萬一拿破侖哪天突發奇想的想從德意誌地區抽調兵力援助意大利戰場的話,那麼布裏昂恐怕隻有一個回答——沒門!布裏昂可不是什麼所謂的共和國的民族英雄,說到底他也就是一個割據勢力或者說一個喜歡交易的商人。除非有什麼誘人的條件或者什麼必須的原因,要不然布裏昂絕不肯白白浪費士兵的生命,更不要說去援助南方的拿破侖了。
當然這種情況在布裏昂的腦子裏也隻能是假設了,布裏昂也了解拿破侖的脾氣,除非意大利軍團真的被奧軍徹底擊潰了。如果真是這樣,恐怕拿破侖這幾個月以來靠以少勝多、屢戰不敗建立起來的威名恐怕在法國人的心目中就真的泡湯了。
八月下旬,意大利戰場的奧法兩軍仍然沒有分出勝負,不過在德意誌幾萬法軍的威脅和布裏昂的極力邀請下,終於得到了奧地利的外交回應。8月26日,奧地利政府外交大臣梅特涅奉弗朗西斯二世皇帝的命令,應邀前往慕尼黑進行和平會談,其實這也是奧地利帝國政府最後不得不采取的妥協措施。
關於外交大臣梅特涅,布裏昂在前世早有過耳聞,但是卻了解的不多。不可否認的是,梅特涅在整個歐洲政界來說當屬一流的年輕外交家。而梅特涅的這一次到訪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便是在維護奧地利帝國領土的統一與獨立以及在德意誌地區的一定控製力的基礎上,為奧地利在戰後爭取最大的利益。
這一次布裏昂的目的也很簡單,首先便是在停止戰爭的基礎上,要求奧地利站在自己的這一邊,帶頭承認即將在德意誌崛起由他建立的新的王國的國際地位。隻要能保證這一點,無論將要求放寬到任何地步,布裏昂基本都能接受。但是僅僅就是這一條,就必然會導致奧地利在德意誌地區霸權的顛覆。這讓布裏昂想著,萬一梅特涅不肯鬆口,到時候萊茵軍團隻能加強對奧地利邊境的軍事威懾力以圖使其乖乖就範。
於是,在經過一番盛大的歡迎儀式後,布裏昂與梅特涅兩人便各懷鬼胎的在巴伐利亞王宮的國王辦公室見麵了。畢竟不是在公眾場合,在兩人單獨進行會談之後,房間裏的氣氛一下子也就不太友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