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轉戰歐洲 第一百一十六節 慕尼黑決戰(大章節)(2 / 3)

萊茵軍團除了在戰鬥力方麵尤為突出之外,在其機動性、紀律性以及快速反應上更加是歐洲各國軍隊的前列。尤其是在戰爭中的情報偵察方麵,萊茵軍團各部的偵查係統確實要比奧軍做的要優越不少,也可以稱得上是極為完善的。

首先萊茵軍團的情報體係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戰略情報,由麥克唐納部下的天網特工負責,大致是敵軍師級部隊以上的行動。然而第二種則是戰地情報,由萊茵軍團各師下轄的偵查隊負責收集,滿編為兩百人,大隊下轄四個小隊。兵種主要為騎兵與步兵組成,騎兵自然是負責敵軍進攻或撤退的實際情報,而步兵則主要負責摸清戰場地形以及測繪地圖,甚至是混入敵軍。

現如今的偵查部隊大部分是由培訓出來的天網特工,還有一小部分是由一些萊茵軍團挑選出來的精銳騎兵軍官以及富有經驗的工兵組成,無論是從兵員素質、偵查效率來看那都是沒得說。

所以說,因為偵查隊的消息,儒貝爾早就知道背後追上來的奧地利騎兵,自然留了一手準備。

奧軍騎兵在法軍整齊有序的猛烈火力的射擊下,傷亡慘重自然是不可避免。還沒到十分鍾呢,一個旅的騎兵就有六百多人摔下了馬,一時間奧軍哪裏還敢繼續進攻,趕緊調轉馬頭向主力部隊的方向奔去。

可是,還沒能脫離法軍步兵的射程,八百名輕騎兵就突然衝了出來對著奧軍騎兵一陣追砍。奧地利騎兵早已成潰敗之勢,跟法國騎兵交手還沒有幾分鍾就損失了三百多人。接著上千名法國步兵又迅速圍了上來,一直奧地利騎兵旅就遭到了全殲。僅僅隻有一個幸存者,還是法軍軍官考慮到要放一個人回去報信,才勉強留了他的性命。

然而等到奧軍主力緩緩趕到戰場時,儒貝爾師團早就離開了,留下的隻是地上的堆積起來的死馬和屍體。

烏姆瑟爾元帥看到這個場麵真的可以說是滿身的涼意了,還沒有和法軍正正規規的較量一仗,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就白白的搭上了三千名士兵的生命。

奧朗德將軍走了過來,極為沉痛掃視著戰場說道:“早知道就應該讓我的前衛部隊進行追擊以纏住法軍,要不然我們也不會白白損失這麼多的士兵。”

烏姆瑟爾擺了擺手,握著腰間軍刀緩緩向背後走去:“我之前從我軍屢屢戰敗的報告當中研究過法軍的戰術,我軍兵力多,卻力量分散。而法軍兵力與我軍旗鼓相當,卻屢次以數倍兵力各個擊破。可以說是形散而魂不散,集中力量以得到短時間消滅敵人乃是法軍的致命武器。早上與法軍對陣時,我單擔心的也就是這個原因。”

“雖然我軍現在有一些損失,但是我可以估計法軍在羅森海姆地區的兵力部署絕不會超過兩萬人。萊茵軍必然將大批兵力調動在了圍攻慕尼黑地區及城外要塞上了,而我們早上碰見的法軍必然是因為兵力不足而有意避戰。所以我們現在正應當以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在今天就攻下羅森海姆地區,全殲這裏的法國部隊。”

烏姆瑟爾說著,轉過身去掃視著圍繞在一周的奧軍士兵。雖說部隊是損失了三千餘人,難免對於奧軍的作戰士氣確實有一些影響,但是好在沒有動搖軍隊的根本。

他心想著,看起來法軍的兵力部署應該就是和他心中想的情況差不多,如果奧軍真的能攻占羅森海姆,消滅這兩萬法軍,那麼毫無疑問慕尼黑戰局雖說不能被完全逆轉,但是好歹也能給奧軍增加一些贏得幾率。甚至說不定那一天奧地利皇帝想通了,跟法軍停戰,那麼奧地利起碼也能得到一些討價還價的資本。

那麼,他現在必須要抓緊一切時間追殲那支法國師團。

沒有讓部隊暫時停下來休整,奧軍就繼續趕路於下午一點左右抵達了羅森貝格地區的裏德靈小鎮附近。正好遭遇了嚴陣以待的儒貝爾師團,這次雙方可絲毫沒有一份猶豫,隨即就將部隊各自展開進行激烈交火。在兩軍隊伍不斷互相靠近的情況下,雙方各有死傷,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