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目光移向門外的遠方,目光深邃,微微笑道。
“按照巨子的說法,如果我大周朝果然禮崩樂壞,諸侯、卿大夫僭用禮樂,征伐自任,而事不稽古,天下豈非將大亂迭起,生靈再遭塗炭?”
掘突動容地道。
“確實如此。本人也認為,大周禮崩樂壞,諸侯失去約束,天下必將戰禍連綿,殺伐無數,所以才倡導‘兼愛、非攻’的啊!但是,一個陳舊的社會製度如果不經過暴力的洗禮,是不會主動退出曆史舞台的。禮樂崩壞的根本原因,在於其紛繁複雜、森嚴可怖、因循守舊的社會等階的存在,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遭到淘汰是必然的事情!當今無數有識之士,均已看到了這一點,正在潛心研究,準備以一種新的治國理念,來取代禮製。這便是所謂的‘仁政’。”
“仁政?”
孫傲和掘突均是第一次聽得這個新奇的名詞,不約而同的訝然道。
“是啊,仁政。所謂‘仁政’,就是以‘仁’代‘禮’。”
巨子撚須笑道。
“何為‘仁’?仁,就是‘友愛其他人’的意思。本派所謂‘兼愛、非攻’等觀念,便是主張推行‘仁政’、‘愛人’。以仁代禮,乃是天道使然。但要推廣此種理念,沒有強大的門派力量作後盾,沒有眾多的弟子身體力行、廣為宣傳,是推行不開的!目前鎬京的楊門、無為派等名門大派,正在降低門檻,大肆招攬門徒,便是基於這個考慮。本教如此急於收徒,也有此種考慮在內。其實,何止名門大派如此?就是諸如農、雜、法、名、兵等一些不入流的小門小派、旁門左道,也在蠢蠢欲動,大肆招攬門徒,企圖在未來天下紛擾之時,擁有一席之地呢!”
巨子沉呤片刻,又道。
“但在禮樂崩壞的情況下,貴派的‘兼愛’、‘非攻’的主張,恐怕也沒有用武之地吧?天下諸侯、卿相、士大夫,都在為利益你爭我奪,早已不顧廉恥了,誰還願意接受‘兼愛’、‘非攻’這種書生之見呢?巨子何不改弦更張,附和世俗大國以爭霸天下,而謀求貴派的宏圖大業呢?”
掘突不以為然地一笑,話中帶話,大有深意地試探道。
“嗬嗬!方今天下,禮崩而樂壞,聖人之教不行於天下,久矣。圖孫霸業不過是抱薪救火而已。就好像是一所大宮殿突然起火,如果世子身邊有一桶水和一捆柴,公子是提著一桶水去救火呢,還是抱著一捆柴,去救火呢?”
巨子目中精光閃爍,著望著掘突世子,微笑問道。
“一桶水雖然不足以滅火,但總比負薪救火好啊!巨子的何以有此一問?”
掘突詫異地道。
掘突當然也明白,巨子這是在借“負薪救火”,闡述巨子對時局的主張,但掘突還是不明白,這與自己勸說墨派聯合世俗政權圖孫霸業,又有何關聯。
圖孫霸業,難道等於“負薪救火”嗎?
“嗬嗬!以本派之力推廣‘兼愛’、‘非攻’主張,雖然不能製止諸侯混戰、殺戮不斷的大局,但起到的作用,恰似以一桶水去救大火,雖然不能滅火,但也盡了自己的力量。如果附和大國爭霸天下,不啻負薪救火,薪不盡,則火不滅。那麼,天下爭利之人,要自相殘殺到何時呢?這是與我們墨派的‘兼愛’、‘非攻’主張,完全是背道而駛的。”
巨子嗬嗬大笑道。
言下之意,孫圖霸業當然得靠戰爭、靠殺戮才能取得,天下爭奪利益的人沒有全部被殺死前,戰爭就無法停下來,那不知要死多少人,殺戮到何時!
墨派倡導“兼愛”、“非攻”,當然不能做與自己理想背道而馳的事情。
也就是婉拒了掘突的拉攏的企圖。
“原來如此,本公子受教了。巨子所說的這些東西,深奧無比,非本公子敢知!本公子想請教巨子的是,以巨子之見,我大鄭國應該如何,才能有所作為呢?”
掘突很快就聽明白了巨子的意思,覺得巨子淺顯易懂的話語中,蘊含對時局的深刻見解,發人深思,這似乎是他也曾隱約想到過的道理,但卻無法像巨子這樣,以淺顯易懂的話語,總結和闡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