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第四十九章 亂起(2 / 3)

張寶沉聲說道;“大哥你怎麼能說出如此喪人心誌的話,我們要建設太平盛世不假,可為了達成這目標卻也是要犧牲無數太平義士的姓名。如今天下糜爛,猶如腐肉在身,我等要行的便是割去這腐肉之事,若是拘泥於小節裹足不前,豈不是枉費我們幾十年的心血。”

張角聞言精神一震,笑道;“二弟說的極是,倒是我最近總覺得心神不寧,有些體力不支的感覺,如今想來恐是擔心元義在洛陽的安危亂了心神。不過二弟大可放心,為兄這些感慨也隻是在我們兄弟之間說說,外人麵前自然不會流露出半點。”

張寶笑道;“大哥你這是關心則亂,元義與我們商定的是元月三十舉事,如今才不過二十,況且洛陽那出了變故傳到我們這怎麼也要十日的時間。”

張梁亦笑著附和道;“就是,而且我看馬元義那小子滿肚子的點子主意,為人也是聰明機警的很。他去洛陽辦事,大哥隻需放一百個心,隻待三十那日我們一同發兵,這風雲變色江山易主,天下就是我們兄弟的了,哈哈……”

張梁的笑聲還未止住,卻被掀開的帳簾處灌入的風雪給生生阻斷了。一名濃眉大眼的高瘦青年急匆匆闖入營中,也來不及向張寶張梁二人行禮,隻是麵帶急色的向張角拱手道;“師父,鄧茂師兄來報,說是洛陽有大事稟報。”

帳中頓時瞬間安靜了下來,唯聽見那褚飛燕粗重的喘氣聲,想來是一路跑來稟報的,已經累極。

張寶張嘴幹笑幾聲,笑容卻有些勉強,看向張角笑道;“許是馬元義找到了更合適的時機起事,到未必是壞消息……”

話說到一半,卻再也說不下去了,恐怕心中連自己都不相信這話了。原因很簡單,太平道在張角的布置下,是約定七州二十八郡在元月三十這天一並舉事,以此來最大程度的衝擊漢庭。而洛陽則是張角計劃環節中的重中之重,若是洛陽舉事成功,則太平道的大計則依然成功一半,若是洛陽舉事失敗,則亦敗了一半。

正是因為洛陽舉事事關成敗,張角才會特意讓他最為看重的弟子馬元義親自前往指揮,而不是在血緣上和他更親近的兩個弟弟前往。馬元義帶去洛陽的也是太平道除了河北外最為精銳的力量,足足千餘名精銳,以及數十名武藝高強的渠帥將領們。

當然,還有太平道在宮中蟄伏多年的心腹臥底,以及禁衛中的內應。隻待號令一起,全國掀起以洛陽為中心的大規模起義。也就是說,太平道的起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馬元義絕對不可能擅自提前舉事,否則其他地方無法銜接響應,洛陽必然成為一座孤城,漢軍如今依然精銳無比,反撲之下馬元義絕難支撐。

所以聽到褚飛燕說洛陽有大事稟告,三人的麵色皆是大變,心中已知不妙。

“鄧茂何在?“隻聽見張角開口道。

“師兄在雪地中趕了二天二夜的路,從鄴城一路趕到這裏,如今已經渾身凍僵,剛剛才得到醫治,現在還下不了地。”

“知道了。”張角點了點頭,麵色卻已經平靜了下來。“他不能來我們過去就是。”

“飛燕。”

褚飛燕麵色嚴肅的拱手回道;“徒兒在。”

“傳我命令,立刻擊鼓下令營寨中將軍以上職務的首領在議事廳等候,同時派出信使,請魏郡、渤海、河間、清河四方的渠帥連夜前來,務必在落日之前趕回。”

“這……”褚飛燕麵露難色。此處營寨設在巨鹿廣宗縣境內,正處於魏郡、渤海、河間交界的中心,平日裏快馬倒是二個時辰可抵達,隻不過現在外麵卻是下著大雪,若要如期完成張角的囑咐,到真的有些困難。”

便低頭小聲的說道;“師父,如今大雪封路,即便是騎馬行走也極為不便,倉促間請四位渠帥前來,恐怕……”

張角眼神望來,淡淡道;“無妨,營中還藏有烏丸良駒十幾匹,你待人去挑選幾匹最好的,就算是將馬跑死,也要將三位渠帥接來。”

褚飛燕咬牙道;“遵命。”說罷轉身大步離去。

“我們走吧,去見見鄧茂。”張角看了張寶二兄弟一眼,神色平靜的說道。

到了傍晚的時候,馬元義在洛陽失敗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營寨,一時間人人皆麵帶惶惶之色。

張角並沒有隱瞞這個消息,相反還下令全軍發喪,為慘死洛陽的三千義士戴孝。他自己則滿身縞素,登上營中高台,親自為馬元義等人安魂。

張角的冷靜和從容讓全軍原本躁動的情緒漸漸緩和了下來,這些太平道的忠誠信徒們也漸漸定下心來了。心想既然大賢良師尚在,太平道小受挫折也是無妨,想必此刻大賢良師心中已經有了更好的主意來對付那些朝廷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