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混跡在東漢末年 第三十一章 新人駕到(上)(3 / 3)

趙瀚哈哈一笑,“孫督郵倒是個實在人。”

兩人又笑著交談了一會,孫史看了看廳中計時用的水鍾,提醒道;“大人,看時辰想必何大人已經下朝歸來,按照慣例你和其他四部大人這個點應該前去拜訪請示公務。”

趙瀚剛才聽到孫史說起過此事,如今經他一提醒便想起了起來,便站起整了整衣冠,讓孫史先去忙自己的政事,他獨自一人前往。

河南尹府占地極廣,縱橫百餘畝地,何進的官邸自然居於中央,五部則分繞其四周,趙瀚的主薄衙位於其後,離何進的府邸並不是很遠,步行也就半刻便已到達。

還未盡圖廳中,就聽見廳中傳出了何進的大笑之聲,看來何進今日的心情是很好。

趙瀚麵帶微笑的跨步走進,隻見何進高居台上,下麵則分別坐著別駕許攸和薄曹鮑信二人,三人正在談笑風生,到未見到治中張揚和兵曹王匡,想來這二人是有事外出。

何進看見趙瀚大步走進屋中,便停住交談,笑著說道;“浩然來了。”

趙瀚走到何進身前躬身行禮道;“下官參見大人。”又向許攸和鮑信二人拱手道;“見過二位兄台。”

許攸鮑信微笑著拱手回禮,何進伸手示意趙瀚入座。待趙瀚坐在鮑信下手位後,何進才笑著問道;“浩然今日第一天任職,可還習慣?”

趙瀚笑道;“回大人,初來乍到難免有些生疏,不過我那兩名屬下也是極為盡責之人,這些許時辰內,我大致已經摸清了職責,想來再過幾日便能熟悉上手。”

何進嗬嗬笑著點頭道;“如此就好。”又指向鮑信道:“在你之前的前任主簿調任他郡為郡守,你未來之前是允誠臨時掌管主簿之職,你若有何不懂的,大可直接問他。”

“是。”趙瀚應聲領命,和鮑信相視笑了笑。

又微笑著看向何進說道;“見今日大人下朝後的心情很是好,不知可是有什麼喜事臨門?”

何進哈哈笑道;“喜事到也談不上,隻是一件痛快的事情,天子今日早間已經拜太尉袁槐為皇長子劉辯的王傅了。”

趙瀚心中略一想過,便明白了何進為何如此高興的原因了。

要知道袁槐是什麼人,那可是三公之首,統領百官的太尉。光武中興後,廢除了西漢時期的丞相製和大司馬製,隻設太尉、大司徒、大司空並稱為三公,統領百官,以太尉最尊。在三公之上本還有太傅和大將軍二職,隻因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在黨錮之後中為宦官所殺,故大將軍和太傅二職長久不立,朝中便以太尉為百官之首。如今天子命太尉袁槐為皇長子劉辯的王傅,其意不言而喻。

要知道太尉之上隻有太傅,大將軍長久以來隻是為外戚所置,袁槐為劉辯之傅,再往上一步順理成章變成了太傅。所謂太傅,自然教導的便是太子,未來的天子。當今天子如此行徑,擺明了要公布欲立劉辯的意圖了,否則豈有讓堂堂太尉給以諸侯王當傅的道理。

趙瀚微笑著拱手賀道;“這麼說來當真要恭喜大人了,天子此舉一出,立儲皇長子之意滿朝公卿都已知曉,用不了多久大人就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國舅了。”

何進喜上眉頭,聞言又是哈哈大笑幾聲,神情頗有些得意的說道;“浩然說的正是,天子將四世三公的袁家與皇長子相連,明顯是要袁家為皇長子立儲之事造勢。如此一來辯兒為儲就已經穩妥十分。”

見何進有些得意忘形,許攸和鮑信對視一眼,皆露出擔憂之色,許攸更是站起深深的一躬說道;“大人,如今局勢尚未明朗,現在還沒到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隻要天子一日在位,那太子之位就充滿變數。而且如今十常侍把持朝政,控製了內朝,政令皆在他們的授意下才得以發出。大人若是此時就彈冠相慶,似乎還為時過早。”

何進神情一凜,忙收斂了得意的神情,正色道;“多謝先生教訓的是,確實是我放肆了。”

許攸笑道;“大人能從諫如流,這才是下官們的榮幸。”

正如許攸所言,何進最大的優點便是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從不引以為恥。但同樣最大的缺點也同樣是極容易受他人影響,自己卻沒有什麼主見。難怪曆史上的何進行事虎頭蛇尾,開始風光無限,落得的下場卻是淒慘無比。

趙瀚正想著入神,卻聽見何進問他數句,便連忙回道;“大人剛說什麼?在下剛才微微有些失神,一時竟然沒有聽清。“

何進笑著說道:“我剛剛說的是四日便是十月初五,你一清早便要前往尚書台和內廷稟明政務,我想這兩處地方你畢竟有些陌生,還是我帶著你同行前去吧,也好跟熟識之人打個招呼,讓他們不至於為難與你。”

趙瀚微微一笑,點頭謝道;“大人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