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混跡在東漢末年 第七章 荀氏八龍(3 / 3)

“我來荀府這幾日用膳時見過不少年輕人,其中可有你家彧少爺荀彧呢?”

榮才搖頭道;“這倒沒有,彧少爺因和家中負氣外出,四處遊曆求學,所以公子你是見不到的。”

趙瀚心中暗歎,臉上的失望之情也自然流露出來。榮才見了有些奇怪的問道;“公子為何對彧少爺如此有興趣,按理說彧少爺他雖然聰敏年歲卻是不大,名聲遠不及其他幾個曾在朝為官的少爺。”

“哦,我隻是聽人說起荀氏一門人才輩出,當時聽了一人名字叫荀彧覺得有些古怪,便多留了個心。”趙瀚隨便編了個理由搪塞過去了,榮才也隻是隨口一問,並沒放在心上。

“對了,你說你家彧少爺負氣外出,這是怎麼回事呢?”

榮才神色有些猶豫,顯然這種事情不是他這個下人應該議論的。

趙瀚玲瓏心思,如何看不出他的顧忌,當下嘿嘿一笑,從懷中掏出了一貫錢塞入了榮才手中,笑著說道;“這些日子來虧得兄弟你用心照顧,本想尋個機會和你好好吃頓酒水的,到底是人慵懶不願折騰,幹脆酒水錢給你,你想吃什麼自己買便是,也當是哥哥我的一點心意。”

榮才手中一沉,翻山一看之間滿滿的一串錢,頓時嚇了一大跳,忙擺手道;“公子莫要這樣,會折煞小人的。服侍你本就是老大人交代的事情,哪來的什麼辛苦不辛苦。”

趙瀚唬起臉道;“我趙瀚平生最喜歡的就是仗義行事,結交朋友,最討厭的就是婆婆媽媽、好不爽快之人,你若是看的起我這個朋友,那就收下便是了,若是瞧不起的話那就作罷。”

見趙瀚都這麼說了,榮才也隻能收下了,心中卻是歡喜的很。趙瀚出手闊綽,一甩手便是足足的一貫錢,抵得上他一月的工錢了,他心中如何能不歡喜。

趙瀚又眯眼笑嗬嗬的說道;“對了,剛剛我們不正說到你家少爺荀彧負氣出走,這當真是大事一樁。要知道老大人如今一把年紀的人了,要是因為子侄的事情鬧出什麼心結,這可大大不妙。這荀彧也當真是不懂事,竟全然不顧孝道。”

既然已經收了趙瀚的好處,榮才自然不會再支支吾吾了,便歎著氣說道;“其實這事也當真怪不得彧少爺,他為了荀家也算是忍辱負重了,若換做旁人,也未必會比他做的更好。”

趙瀚頓時大感興趣,連忙追問,榮才一番話後才明白了前因後果。

原來當年荀彧的父親荀緄在朝為官時,因為忌憚朝中宦官的龐大勢力,且擔心因為黨錮之禍牽連到荀家,便做主讓幼子荀彧娶了已故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唐衡雖然早已身死,但如今權傾朝野的“十常侍“大半是出自他的門下,尤其是十常侍之首張讓,更是念念不忘唐衡對自己的提攜之恩,待他的子女如同己出。荀緄讓自己的兒子迎娶唐衡之女,便是想要借此契機結好十常侍,保住荀家長久。

隻可惜那荀彧少有才名,自負才高,又兼之偉美儀容,本是潁川有名的少年才子,卻因為此事被士子譏議不已,他自己也是引以為奇恥大辱。但為了家族荀彧隻好忍辱負重,按照父親的叮囑迎娶了唐氏,娶親後卻是從未踏入過唐氏門中。更是假借遊學拜師之名遊曆天下,除了四年前他父親荀緄去世時回潁川守靈三月外,六年間再無回過荀府。

趙瀚聽著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三國演義中看似風光無比的荀彧,竟還有如此難以啟齒的少年經曆。對一個士族子弟來說,沒有什麼比跟閹宦扯上親戚關係更讓人羞恥的了。即便是三國時期叱吒風雲的魏太祖曹操,少年時候也是因為是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而飽受白眼。曹騰雖為宦官卻是清名一世,曹嵩最後也位列三公位極人臣,但曹操依舊因為出身被士子譏笑不已,更何況名聲極臭的中常侍唐衡。

趙瀚心中暗暗歎氣,在這個年代若是要潑人汙水,大可以將他往閹宦一邊歸攏,荀彧屈身迎娶唐氏,足以讓他的人生觀、世界觀發生了扭曲了,難怪要離家出走。

看來出生名門望族,有著讓人羨慕的出身背後,同樣也有著很多的無奈舉動,這荀彧便是最好的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