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曆史背景(10)(1 / 3)

天還是那樣炎熱,哈基爾手中隻有一點兒水和幹糧。母子倆在樹蔭下,吃幹糧喝水,終於幹糧和水全部耗光。母子倆渴得難耐,哈基爾離開樹蔭下,向著賽法山走去找水,期望看到飛鳥或綠地,但一無所見。之後,她又向著麥爾臥山走去。兩山之間隔著一道峽穀,哈基爾急忙快步走去。她又擔心孩子忍不住口渴,而且峽穀極寬,即使快步走,恐怕也得走到世界末日來臨。正當哈基爾為找水而左顧右盼時,忽聽無形呼喚者說道:

“哈基爾,你快回孩子那裏去吧!”

哈基爾急忙回返,看到一汪清泉從兒子易司馬儀腳下溢出。她對兒子說:

“看哪,滲滲泉,多麼吉祥!感讚偉大安拉的力量!”

易司馬儀站起來,什麼也沒問。原來是安拉指派天使哲布拉伊來為他們母子開出這眼泉水的。天使哲布拉伊來得令,用翅膀上的羽毛拍打那個地方,滲滲泉水從平地湧了出來。

哈基爾恐怕泉水白白流走,急忙在泉眼周圍堆土和石子。安拉為哈基爾母子倆開出的滲滲泉水之甘甜,蓋過天堂裏的多條河水。

哈基爾母子喝過滲滲泉水,解了渴,一夜安睡。假若不在泉眼四周堆起土和石子,那泉水定會在那片寶地上流成一條河。

第八天,一行來自也門的朱爾胡姆部族人從那裏經過,他們要前往沙姆,忽見群鳥在那穀地上空盤旋飛翔。他們意識到飛鳥、猛禽盤飛之處,下麵不是有水,就是有腐屍。他們立即派出一個人前往探看。

那個人去不多時返回,把所看到的情況如實告訴了夥伴。夥伴們立即走去,看到那裏有水,看見哈基爾及其兒子,便問她:

“你這水是從哪裏來的?”

“這是安拉特為這個孩子開出的一眼泉水。”

“我們給你牲口,你能讓我們汲些水嗎?”

“能啊!”哈基爾一口答應。

朱爾胡姆人給哈基爾留下幹糧,送給她許多羊,然後回到他們的親人那裏,隨後帶著親人來到那道穀地,在那裏定居下來。

此後,人們陸陸續續來到滲滲泉邊居住,多蒙先知易卜拉欣向安拉祈禱之恩,許多阿拉伯部族集居在那片穀地,哈基爾贏得眾人的敬重。易司馬儀在他們當中長大成人,家中的牛羊駱駝一天天多了起來。

易司馬儀喜歡騎馬,慣於在馬背上習武,不分晝夜,終於練得一身好武藝,加之安拉賦予他的英俊麵容,致使他成了一位完美無缺的英雄。易司馬儀不僅酷愛狩獵,而且更善交友,家中常常高朋滿座。他那寬闊的前額上閃爍著先知的光芒。他特為客人們搭了一頂大帳篷,人們從四麵八方趕來做客。所有這些盛況完全歸功於“安拉的至交”易卜拉欣向安拉祈禱,全是安拉賜予的福分。

易卜拉欣思念兒子易司馬儀,便把心事告訴了妻子薩拉。薩拉聽後,說:

“你去看兒子吧!但有一個條件:看兒子一眼,不要離開馬背便返回。”

易卜拉欣一口答應,於是騎上飛馬向著聖城走去。到了那裏一看,一片賞心悅目景色出現在眼前,他喜不自禁。因為他把妻兒送到那裏時,那裏一片荒涼,連足夠的水和幹糧都未曾給母子倆留下,而當下映入眼簾的卻是男男女女彼來此往,一片熱鬧景象,不由得衷心感讚偉大安拉。

易卜拉欣穿過房舍群,問易司馬儀家住在哪裏,人們指著房舍群外的那座高大帳篷說:

“那就是易司馬儀的家。”

易卜拉欣連聲讚美安拉對兒子及親人的關懷。易卜拉欣走去,站在大帳門外,喊道:

“有人嗎?”

一個女人走了出來,滿不在乎地問他:

“你從哪裏來?你要找誰?”

顯然那女人不歡迎易卜拉欣,所以才說出那樣粗俗無禮的話。

易卜拉欣問:

“這家主人在嗎?”

“不在,打獵去啦!”女人回答。

“願我們的主為他祈禱。婦道人家,這家主人回來後,請告訴他有一個人沒踏你家門檻就離去了。”

說罷,易卜拉欣調轉馬頭返回沙姆。

易司馬儀打獵回到家中,那個女人把有人來訪的情況告訴了他,他立即對那女人說:

“你回你的家去吧!”

幾天過後,易司馬儀與朱爾胡姆部族中的另外一個聰明貌美的姑娘結成了夫妻。

時隔不久,先知易卜拉欣再次想去看望兒子,妻子薩拉仍然堅持隻讓丈夫看兒子一眼,不離開馬背便須返回,易卜拉欣一口答應。旋即,易卜拉欣縱身躍上馬背,向著聖城走去。

易卜拉欣來到大帳門前,高聲呼喚道:

“主人在嗎?”

易司馬儀的第二位妻子聽到喊聲,立刻嗅到了親人的氣息,快步走向帳門外,心想:“這位老翁的聲音多像我的先生易司馬儀的聲音啊……”她看到易卜拉欣,欣喜不已,忙說:

“你是我們尊貴的客人。”

上前親吻過易卜拉欣的手後,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