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河西黨代會(2 / 2)

在剛剛實行代表大會時,各代表大會的選舉幾乎都是完全按照上級黨組織的意圖來進行選舉,代表們的民主意識也並沒有得到多少體現。隨著各種代表大會的多次召開,代表們的民主意識不斷提升,開始出現一些不完全按照上級黨組織的意圖來選舉領導人的現象,但即使是這樣,更多的意外現象也基本上是出現在人代會上。這一方麵是因為人大代表的來源比黨代表的來源更廣泛,人大代表們的組織意圖和組織意識也要相對弱一些,另一方麵與選舉的具體辦法不同也有直接原因。人代會實行的是代表大會一次性選舉的辦法,選舉對象一次性在人大代表中等額或差額選出。而黨代會則實行的是兩次選舉的辦法,第一次選舉產生黨的委員會,然後由黨的委員會成員選舉黨的委員會的核心領導成員。而對於各級黨組織來講,隻要黨的委員會的核心領導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人當選了,選舉也就成功了。盡管理論上說選舉的次數越多,出現差錯的概率越高。縣委的委員一般都是二三十個,並且差額人選一般隻有百分之十,也就是隻有兩三個人要差額掉。而從數學上的概率學來說,被選舉的對象越多,得票的概率就越高。

在現實的選舉中,參加會議的代表多數是由基層黨組織的負責人,也有一部份普通黨員,並且鄉鎮代表又占多數。在這些代表中,能夠直接與縣上的領導打交道的很少,對於縣上領導的了解,基本上就是領導到基層調研或檢查工作時,可能會有所接觸,但多數也可能隻是一麵之交。或者是在電視上看到領導們,完全沒有直接接觸。現在每個縣都辦起了電視台,領導們的行蹤基本上就是縣電視台新聞的主要內容,隻要是喜歡看縣電視台新聞的,就會知道縣上的領導們每天都在幹啥,都幹了些啥。如果不看縣電視台新聞,也就不了解領導們在幹啥。在選舉中,由於這些基層代表對多數被選舉人不熟悉,按照一般人的心理,他們要麼會先把選票上自己熟悉的人的名字畫上,要麼是先畫排在選票前麵的人,一直畫夠應選數為止。在實際選舉的過程中,作為代表團團長,一般都會秉承主席團的意願,向代表們交待要畫選哪些人。這樣一來,組織安排的人員一般都會當選。

代表們選出委員後,再由委員們選舉縣委領導——縣委常委和縣委書記、副書記。在委員會選舉時,參加選舉的人就減少到隻有委員會的三四十個成員了,這三四十個委員會成員,一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隻有值得領導信任的人,才能進入到委員會。因此,黨的委員會的核心領導人員特別是書記人選還沒有出現過在選舉中不能當選的情況。而政協會由於實行的是等額選舉,由於沒有要差掉的人員,並且隻要得票數超過參加選舉人數的百分之五十就可以當選,因而在選舉中隻有得票多少的問題,不會出現能不能當選的問題。

所以為了確保黨的組織意圖能夠在人代會上圓滿實現,召開人代會時,都要專門把人大代表中的黨員代表組織起來,成立專門的臨時黨組織,並要專門召開黨員代表會議,讓黨員代表們正確領會黨組織的意圖,服從黨組織的安排,同時,強調黨的紀律。盡管這樣,上級黨組織確定的人員不能當選而非上級黨組織確定的人選當選的情況越來越多。但就是這樣,在天籟市,這幾屆縣區換屆也仍然沒有出現過大的問題,一些縣區在以往的換屆時出現個別市委確定的人選沒有當選的情況,也是在市委的掌握之中的。所以換屆選舉成功進行,在所有人看來都是順理成章的事,誰也沒有為選舉不成功想過對策。

下午黨代表們開始分團審議黃俊生代表上一屆縣委所作的縣委工作報告和古勵代表縣紀委所作的縣紀委工作報告,並開始醞釀下一屆縣委委員、縣紀委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