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一章 換屆序曲
市委常委會議研究確定了各縣區的換屆方案後,幹部科的工作就更忙了,既要按照省委組織部的要求把縣區班子換屆方案的正式材料報送省委組織部審批,又要安排市委幾個領導按照分工給幹部談話,同時,還要在市委領導找縣區幹部談話時參與做記錄。
由於幹部科隻有四個人,科長楊一明又已經確定提拔到山南縣去任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了,盡管董禮友副部門長專門給楊一明說過,要求他不要因為要離開市委組織部就不好好把科裏的工作理起來,從工作上也看不出楊一明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但畢竟是要走的人,並且作為縣委組織部部長,涉及到縣上的換屆工作也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去做,因此,心思不可能完全放到現在的工作上,加之客觀上也需要考慮下一步楊一明走後幹部科的工作安排,因此,科裏的工作實際上已經是由副科長章文理在安排了。盡管白天成對章文理在心裏不太認同,但居於幹部科的現狀,也隻好認可由章文理暫時負責主持一下幹部科的工作這一現實。
章文理部分接手楊一明的工作後,他手上的工作一半如幹部的工資審批等政策性較強的工作交給了科裏的陳曉萍,另一半如換屆工作中的具體事項辦理則交給了小王。實際上也就是把小王作為組織部的正式人員在安排了,小王自己對此一點也沒有意識到。當然,小王也沒有去想更多的問題,隻是認真地按照董部長、楊科長和章文理副科長的安排完成自己手上承擔的工作任務。
按照科裏的安排,小王負責收集各縣區黨代會、人代會和政協會的召開日期,同時負責填寫所有涉及到這一次換屆時調整、提拔幹部的任免表,總共加起來有一百多人。而在填寫這些表格,就需要查閱相關人員的檔案。這又是一個要求非常細致的活路,任何一個人的情況都不能有一點差錯。否則,涉及到的幹部可能就會對組織部有意見,認為組織部的工作馬虎不認真。如果是被調整下來的幹部,由於思想上有情緒,說不定還會以此為借口有意找組織部的麻煩。
無論是在換屆的年份,還是一年一次的人代會、政協會例會,政協會議召開的時間,基本上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基本上都是在人代會召開的前一天或前兩天召開。因此,隻要知道人代會的召開時間,也就大致知道政協會的召開時間了。而黨代會的召開,就比較特殊,首先它不是一年召開一次,而是五年召開一次,也就是必須是班子換屆時才召開;其次是黨代會具有統率性,黨代會召開了,把黨委班子成員選出來了,才好決定需要人代會和政協會任免或者是選舉的人員。因此,凡是需要召開黨代會的年份,黨代會都要在人代會和政協會召開之前召開。
換屆工作指導組和換屆考察組不完全一樣。作為換屆工作指導組,並不象換屆考察組,必須實實在在地對班子和人員進行考察,聽取多方麵的意見。而換屆工作指導組則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工作任務。理論上講,換屆工作指導組的任務是了解縣區換屆選舉工作準備情況,掌握縣區的換屆工作動向,指導縣區召開好人代會和政協會,監督各縣區人代會、政協會按法定程序召開,並按照規定協助做好選舉工作。實際上換屆工作指導組並不需要做多少具體事情,因為換屆的人事方案確定後,所有召開會議的各項具體工作都是由縣區自己負責,市上不具體參與。因此,各換屆指導組到縣區後,主要就是去聽聽會議召開的準備情況彙報,根據相關情況由帶隊領導就如何做好換屆工作或選舉工作提出一些要求等等。更多的主要是掌握縣區“兩會”的動態信息。當然,這其中也還有兩個不能明說但又心知肚明的目的,一個目的是監督縣區在換屆選舉中是否是在按照上級黨委的意圖在做工作,防止縣區在換屆選舉過程中出現違反組織意圖的非組織行為。另一個目的是每個縣區的黨代會、人代會和政協會都要給代表、委員們發一些會議紀念品之類的東西,而各考察組在換屆考察中為縣區班子考察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從上級黨委來說,考察組做的這些工作又是應該做的,因此不可能給考察組的同誌發紀念品之類的東西,否則就很容易產生向考察組行賄的嫌疑。而由考察組轉換成指導組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參加縣區的黨代會、人代會和政協會,這樣,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縣區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的紀念品發給換屆指導組的同誌。盡管這些紀念品不一定值多少錢,基本上都是一些實用的譬如公文包、家庭用品之類的東西,但畢竟也是一種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