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時事針砭(3 / 3)

“我好象在哪裏看到過,國內有個縣采用了正職提名副職選用幹部的辦法,據介紹效果很好,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了這個縣在比較長期的時期中存在的幹部精神萎糜不振、工作狀態不佳,整個幹部隊伍嚴重缺乏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問題。”陳剛說道。

“實際上這不僅僅是解決了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的問題,而且解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幹部對誰負責的製度性問題。在西方,實行的是所謂的民主選舉,也因為是民主選舉,被選舉人得的票是選民的,所以被選舉人就得對選民負責。西方由選民直接選舉出來的總統或首相,他就直接對選民負責,其他人都是對他負責,隻有這樣層層負責,才能真正實現對選民負責的問題。而我們現在從上到下說的是要對群眾負責,而群眾是一個相對虛的概念,而且某個人是否擔任領導,群眾毫無發言權。你與我無關,我對你負什麼責?實際上就是不負責。並且大家試想一下,如果機關裏的一名普通職工都要對群眾負責,那他通過何種形式去負責,他負責的內容如何體現?實際上,機關裏的人員,隻應該是層層向上負責,最後由主要領導對組織負責,對群眾負責。隻有這樣層層負責才是最好、最有效的負責。否則的話就隻能是一句空話。”艾波瀾接著繼續說道。

“就是,譬如我們的再軍同學馬上要參與的縣上的換屆。有哪一個領導是群眾選出來的?都是領導先選好了,讓群眾去走走無場。無論是黨代會,還是人代會,都隻是在認認真真地走一個過場。”張明好不容易插上一句話。

“所以呀,我們的王再軍同誌,你平時不是有不少這方麵的思考,並且也發表了一些文章嗎?到了組織部,就是正好發揮你的聰明才智,踐行你的理性思考和想法的時候,好好地把你的思想發揮出來,大力改革幹部人事製度方麵存在問題吧。”艾波瀾說,仿佛小王已經是市委組織部部長了似的。

這時,陳剛愛人王雪娟出來了,說了一句:“我們的言論家們,高談闊論得差不多了吧?還是來實惠的,不要總整一些口惠而實不至的東西。”

於是一場熱烈的討論就算暫告一個段落了。

盡管這場討論過去了,但幾個人的一番議論,卻實實在在地引起了小王的認真思考。盡管自己參加工作以後一直在商業局這樣一個業務性比較強的單位工作,並且工作中也沒有接觸過組織人事方麵的工作,但對於幹部人事製度方麵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剛才大家談到的一些問題,小王確有不少深入的思考,並且寫了一些有關幹部人事製度方麵的文章,有兩篇還在中央級刊物發表過。雖然這樣,對幹部人事方麵的不少問題,如幹部選拔方麵的問題,小王覺得之前完全沒有今天在大家的討論中認識得這樣深刻。他自己也在心裏暗暗地想,如果有機會,確實還應該對現在的幹部人事製度進行一些更深入的思考,提出一些更深層次也更具有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今後在工作中,如果有機會,也要向現任的組織部領導提出建議,盡可能多地為幹部人事製度的改革盡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這也是年輕人共同的特點,他們並不管自己在現實中到底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但總覺得自己有責任、有能力去發揮自己的作用,去改變現實。他們口中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仿佛如果沒有用,就不該生他到世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