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時事針砭(2 / 3)

“小王剛才談到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認識人的心理動因的思想方法問題,我們現在的這些製度製定的立論確實完全是立足在西方的‘人之初性本惡’之論上,這與我們傳統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完全相反。且不說它與我們傳統的漢文化的基本思維方式相背,單就其現實效果來講,實際上也是起到了製約好人的作用。我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標題就是《不要製約好人》,文章的大概內容是說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一家外來企業為公司員工提供了很好的福利條件,包括職工上洗手間的衛生紙,公司都是提供的。在那個一般的家庭大小便時用的都還是草紙或者廢紙作手紙的時候,在公司裏能夠用上幹淨白潔的衛生紙,確實是一般人員難以想象的。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還沒有什麼情況,過了不久負責衛生間管理的人員就發現有一兩個衛生間的用紙消耗得特別快,經觀察發現是有職工偷偷地將衛生用紙卷起來拿回家去了。但到底是哪些人做的,又難以確定確切的人員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在公司高層就有一種意見,認為為了不讓少數人鑽空子,建議公司不再提供衛生間用紙。事情反映到公司總裁那裏,這位總裁說了一段很是讓人深思的話,他說:‘取消衛生間用紙是一件小事,如果我們取消衛生間用紙,盡管避免了讓少數人占便宜,但也影響了極大多數沒有壞行為的人。我們的製度不能製約好人,不能讓好人受影響’。我們現在的不少製度,其製定時的本意肯定不是這樣,但實際效果卻實實在在地起到了製約好人、讓好人受影響的作用。” 艾波瀾從理論上對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我一直在想,中國改革開放已經二三十年了,我們在經濟上學了很多國外好的經驗和做法,為什麼在用人問題上就不能學一學國外的做法呢。西方國家的組閣製,我個人認為就是一個很成熟的做法。我看了一篇文章,還是中央黨校的一個著名專家寫的,意思就是共產黨執政就決不能實行組閣製。文章的觀點倒是非常鮮明,但卻並沒有說出讓人信服的理由,而隻是簡單地喊了一些空洞的口號。看後不僅得不到一點信服,反而覺得在強辭奪理。為啥很少聽說國外在用人上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呢?我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組閣製的特點所決定:誰用人誰負責。你選用的人如果出了問題,你一樣的下台承擔責任。而我們現在是用人的不選人,選人的不用人。因為不用人,選錯了也無所謂,反正與自己關係不大甚至與自己毫無關係。因為不用人,所以選一個什麼樣的人,選出來的人能不能與大家合作共事,能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與選人者的關係都不大,而選出來的人如果出了問題,最後還是把板子打在被選人身上或者是用人者身上,選人部門的責任最多也就是用人把關不嚴。從管理學的角度講就存在明顯問題:一個人對一件事要認真對待、慎重思慮,隻有這件事與他的利害關係密切相關時才會如此。否則他做出的決定、采取的行動都可能是隨意的,無須考慮後果的。”艾波瀾繼續分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