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些寂寞而溫暖的春天(1 / 3)

林巍在以前一點也不孤僻,簡直可以說是開朗活潑,認識林巍的人都知道她特別能說,而且也能鬧,不熟的也能從她略帶中性的打扮以及總是微笑的臉上看出來她的很陽光也很快樂。可是僅僅在在上高中以前是這樣的。

上高中之後,林巍就像變了一個人,她發奮努力的學習,付出當然也得到了回報,成績名列年級前十,但是與此同時林巍整個人也在變得越來越孤僻,乃至抑鬱。這種孤僻與憂鬱一直延續到大學,她習慣課間在別人都在打鬧的時候坐在桌子前做題,沒題可做的時候就會選擇發呆,又或者是站在教室的窗前看著遠方,林巍不知道這樣的狀態還會持續多久,但林巍很清楚自己變得這樣的原因,這都是因為他,她暗戀的那個男孩。

書上說,暗戀是與自己談的精神戀愛。林巍很讚同這句話,因為在林巍的青春裏,根本就沒有心愛之人的參與,有的隻是林巍內心的流離失所與兵荒馬亂,直至今日,依然如此。林巍一個人在愛情的世界裏穿梭,無比孤獨卻又充滿著樂趣。

林巍長得挺漂亮,很多人都用可愛一詞來形容她。身材微微有點兒顯胖,但總體看還是很勻稱,喜歡她的大人們喜歡將其稱為嬰兒肥,她經常打扮的很隨意,帶一點中性,給人感覺氣質有點叛逆與淘氣。

她的童年是與爺爺奶奶度過的,他們慈愛教會了林巍善良,他們年邁的年齡連帶著蒼老的心境也在林巍的性格深處留下了一抹讓林巍一生也擺脫不了的憂傷色彩。林巍深深地明白,父母不在她的身邊是因為他們要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所以她很努力很認真地成長,交友。林巍的童年因為爺爺奶奶喜歡清靜的原因,所以幾乎都沒什麼玩伴,因為上的小學離家很近,所以她自然而然地又在爺爺奶奶的管教下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

小的時候林巍真的是羨慕極了那些可以自由自在在別人家的門口玩耍的孩子,就連他們手中的那些紙質的風車也散布著自由的氣息,即使林巍的手裏拿著爺爺為自己買的花花綠綠的塑料風車,可它隻能在老屋的窗台上迎著風打幾個圈兒,她並不覺得快樂。林巍經常在假期的時候呆在家看書看電視,在七八歲的時候,林巍已經跟著爺爺看了很多武俠劇和鑒別古董書畫類的節目,並且不經意間背了一些詩詞。林巍還是不快樂,她真的很希望自己能真正的快樂。她隻知道,可能隻有努力學習,考上離爺爺奶奶、離父母遠一點的初高中,那樣自己才能真正自由,這是林巍初三以前學習的所有動力,幼稚而單純。

初三像一個小型的戰場,林巍跟許多的同齡人一樣用盡全力奮死拚搏,然而這時的林巍卻有了另外的動力——許江。他和林巍同一個班,坐在靠窗的第二排,典型的學霸,各科老師讚不絕口的寵兒,所有學生應該學習的榜樣,長得不是特別帥氣,但是因為沉穩而略帶孤傲的性格與氣質以及一雙憂鬱的眼睛,林巍深深地迷戀上了他,即使很多女生並不對他有什麼好感。

林巍對許江的喜歡是默默地、悄無聲息的,隻是在上課的時候偷偷看他專注的側臉,在下課的時候欣賞他在一片喧嘩中的安靜。林巍時常想,他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女生呢?他這麼喜歡靜靜地坐在座位生看別人打鬧,臉上也沒有呈現羨慕或讚賞的表情,那是不是說明他喜歡安靜而有涵養的人呢?應該是吧,林巍讚同自己的推理。於是林巍開始收斂自己吵吵鬧鬧的性格,不再在課間與同學追逐嬉鬧。時常在課間認真的做題,當然也會偷偷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他的身高大概一米七五,平時總是一件白色的T恤完美地貼在看起來有點瘦弱的身軀上,休閑褲搭配著白色的球鞋,天氣冷的時候會加上一件休閑外套,簡約隨意而不失一份不羈,藍色邊框的眼鏡背後那雙憂鬱的眼睛又賦予了他一絲儒雅與深刻。

他有的時候下課會與自己的同桌以及前後桌閑聊,林巍與他的座位離的較遠,因此也聽不見他們說什麼,偶爾他的臉上也會浮現一抹微笑,看起來書生味十足,每當這時,林巍看過的那些青春文學裏關於描寫少年的美好詞彙都會在腦海裏出現,她想不出用怎樣的詞彙描述他的笑容。許多年後,當林巍終於能夠平靜地回憶青春的時候,她總是為自己那時的青澀與幼稚而感到好笑。

許江的前桌叫張穎,她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性格也很文靜,學習又好,家庭條件應該也不錯,這一點從她每隔幾天就換一身新衣服就可以看出來。許江家與她家應該住的挺近,所以他們不時地一起回家。所以每到放學看見許江和張穎還有他們一起的另外幾個同學一起回家時,林巍的心裏真的是又羨慕又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