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種光芒在後世之中被探險家成為野望,而在在這裏他們被稱作貪婪。這個煉爐的技術隻要是摻進來鐵礦這一個行業的基本上都可以看出來其中的前景所在,所以,說一句毫不客氣的話語,隻要是能夠提前一步擁有這個技術,那麼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他們就會占據極大的優勢。須知道,鐵這個東西雖然已經從管製物品之中脫離,但是卻也是屬於半管製的物品的。
換句話來說,就算是朝廷將這個鐵的經營權下放到了民間,但是誰要是以為可以想怎麼賣就怎麼賣那可就是真的可笑了。盡管大夏的鋼鐵是在士紳經營的鐵廠之中,但是這些鐵廠之中的產量可是完全是供不應求,更不要說,李信還要準備建造鐵路。所以,可以想象,鋼鐵的這個用量會是一個多麼大的口子。李信曾經做過一個簡單的估算,但是估算的結果卻是讓他有些感到不寒而栗。
估算的結果顯示,如果想要建造起來一道鐵路的話,至少需要大夏如今的鐵產量提高兩倍以上。所以,在李信進行了一次簡略的計算之後,李信便將建造鐵路的事情放在了一邊。一來,鐵產量不夠,二來則是蒸汽機還沒有個眉頭,完全就是不急。至於最後一種,那就是大夏暫時還沒有那麼多的錢。
盡管說李信建立了銀行,讓國家也有了合理借錢的渠道,但是讓人遺憾的事情卻是,被李信進行了數次搜刮的民間想要在積聚起來財富的話,至少還需要兩年到三年的時間。而且,因為大部分的群眾對於這個新建立的票行還是沒有信心的。所以,竭澤而漁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做的。如果要是在這種時候對票行的信用進行打擊,那毫無疑問的便是一個相當難以承受的後果。
所以,李信沒有這麼不智。而且,他又不是楊二郎,他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可謂是春秋正盛。所以,他根本不擔心某些事情的出現。於是,他要比楊二郎有耐心,他可以將這些東西放到二十年三十年的時間裏去施展完。畢竟,就算是三十年過去,他的年齡也不過六十歲。而且,比起來做了六十一年皇帝的康小三,他的年齡還是具有著相當的優勢的。
所以,他不急!
不過,如今的這一次技術突破毫無疑問會對接下來的鋼鐵市場進行一次大的衝擊,甚至會出現一些令人難以忘懷的事情。比如某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煉鐵工坊會因為自身材料成本的不行而導致市場萎縮,進行導致工坊破產等等一係列的事情。隻是,這些東西都注定是難以避免的東西。
畢竟,變革這種東西,每一次的出現都會帶著巨大的災禍與凶險。千年前始秦一統天下之時,便是一次巨大的變革,這一次變革奠定了後世中原漢家江山的主旋律,也奠定了後世二千年王朝的輪轉。但是,隨著始皇帝一統天下而帶來的是巨大的傷亡。變革注定會有犧牲,因為他本身就不是什麼祥瑞,所以,每一次變革都會帶著鮮紅的色彩。三百年一次的世界自清,每每都有王朝太祖聲稱承火德而起,但是真實的現狀究竟如何,恐怕也就隻有當事人本人能夠說得清了!
後世之中的那一位紅色幽靈,不同樣是帶來了巨大的死亡與災難嗎?有的時候,李信在想,革命這種東西或許是魔鬼為了收攏靈魂而傳播到人世間的,畢竟,革命的紅色太深,革命的傷亡太大,以至於讓人都有了一種退讓的姿態。
扯得有些遠了,回歸正題。
鋼鐵永遠都是國家的命脈所在,最起碼在這個冷兵器時代,鋼鐵的作用是如此的。士兵身上所用的刀劍,所穿的盔甲,機器上麵所用的零件,火炮的原料,火銃的原料,可以說,鋼鐵這兩個字從一開始就跟著國家大事離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