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使臣入朝記(1 / 3)

“外臣傅允恭請陛下聖安!”

文華殿中,一行使臣向著大趙皇帝殷禎行禮。

平心而論,對於外國使臣什麼的,大趙皇帝見得一直都不少,大趙還是大燕的時候,就曾經有過番邦的使臣來京畿進貢。待到大趙一統中原之後,前來朝拜的使臣更是絡繹不絕。零零總總的下來,居然有將近五十餘國。

雖然比不得前朝“九重閶闔開宮殿,萬國衣章拜冕旒”的恢弘氣魄。但是倒也有了幾分盛世的風景,事實上,因著內部環境的不足,有趙一朝對於外部的交往一直都是停止。甚至,航海業也在這些年中瘋狂的發展起來。

六十年間,前來大趙參拜的使臣有摩逸,蒲甘,三佛齊,占城,日本,更遠的還有摩羅拔,於闐,高昌,餘盧和地,甚至還有一個正在與大夏幹仗的喀喇汗。當然,這些國家是有名數的,沒有名數的國家還有很多。甚至,還有些心懷不軌的商人冒充使節之名前來大趙獲取賞賜。當然,對於這些東西大趙並不會深究。

或許是因為自家的底氣不足,所以大趙對外的藩臣所奉行的一直都是羈縻政策。何為羈縻?即為附者不拒,背著不追。意思就是,你願意跟著我混那你就跟著,你跟我一天,老子罩你一天。要是你不願意跟老子混了,那大家好聚好散,我也不會死乞白賴的追著你。

這樣的對待外部事務的態度固然是有些消極應付,但是卻也保證了大趙六十年來大體上的和平。但是,今日對於大趙的君臣而言,可是決計不同的一天。

以往的時候,外邦藩臣來了也就來了,進貢也就進貢了。反正中華富有天下,進貢上來的東西或許會很稀奇,但是卻也算不上什麼了不得的東西,更不要說有一些濫竽充數的家夥了。但是今天這一次,不一樣!

前來進貢的使臣姓傅,名叫傅允。很平凡的名字,除了長得眉清目秀,頗有一副英才模樣以外,就再也沒有什麼別的東西了。但是,眼前這之人來自的地方卻不一樣,他來自西夏。

對於大趙的君臣來說,西夏對於他們真的是一個百味雜陳的地方。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寧願一輩子都不聽到這兩個字。但是,這不可能。因為在西夏,大趙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有恥辱,也有尊敬。

說出來或許有些可笑,一個把大趙吊打了一次的國家又怎麼會有尊敬呢?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誠然,西夏從大趙的手裏奪走了關中與蜀中,但是西夏卻也給這個老大帝國留下了那麼一層用來見人的顏麵。

因為,西夏向他稱臣了!

這麼一個理由或許是有些別扭的難以見人,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對於一個看重顏麵的帝國而言,這些東西還是比較重要的。李信窺透了這些想法,於是果斷稱臣,得了實利,而後將麵子留給了大趙。

時隔四年之後,西夏的使臣再一次步入汴梁。不過這一次,他們卻是為當今大趙皇帝賀壽。

於是,便有了先前這一幕。

這一次為使之人不是曾經炙手可熱的陳道,而是一個名叫傅允的小年輕。不知道內情的人隻知曉傅允在太學之中名列前茅,但是知道內情的人卻是明白,眼前這一位可是內閣首相的嗣子來著。

眼前這個時代,嬰孩的存活率一直都是一個難題,所以,總會有些倒黴的家夥因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絕了嗣。而在這個時候,嗣子一說便走上了台前。所謂嗣子,從平民百姓之家到士林君子之中,再到九城皇宮之內,一直都是一個半公開的話題。這一點,在如今的大趙朝堂已經出現了些許的端倪。

崇寧帝身子骨不行,在皇子夭折之後,雖然日夜辛勞,但是總也不見成果。再加上殷禎年齡已經接近不惑,是以,在朝堂之中便有一部分大臣開始提議,從近支之中選兩個伶俐點的孩子,養在皇宮學習。雖然說是學習,但是究竟是什麼意思,一眾的臣子都是清楚。這本奏疏上去之後,卻始終都沒又得到回應,反而是上書的臣子在不久之後便到了廣南擔任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