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千裏(3 / 3)

而且,即便是他們回去,同樣也是對於這個大夏帝國添磚加瓦,所以,他自己又何樂而不為呢?咳咳,說的有些可怕了。但是就事實而言,確實也是如此。如今大夏各地正在推開裏亭製,雖然說原本的時候也選了鄉中頗有威望之人暫時管理,但是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權力自然是要握在自己手裏的。方今之際,河湟關中無一處不缺人手,所以,這些士卒還是早早的放還比較好。

撇開了士卒的問題,其次就是涼州。本來李信是想要攻打涼州的,隻不過,後來的時候聽傅青主說李元謙去了那裏。李信自然也就將這件事情放下了,畢竟,李元謙怎麼說都算得上是一個梟雄,固郎讚也不是簡單的貨色,如果突然有一個外力讓他們一加一的話,說不得還真能發揮出大於二的戰力。

更何況,有更好的方法在前麵,他又何必要死腦筋的去跟他們硬打硬拚呢?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兩個梟雄如果在外部的威脅下,或許可以和平相處,但是如果沒了這個外部的威脅,那麼究竟是什麼場麵呢?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可是即便是一公一母,能夠共居於一山之上的時間也是有的數的。兩個野心勃勃之輩在一起,肯定不會出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場麵。勾心鬥角,陰謀詭計什麼的都是常態。所以,李信靜觀其變。對於那兩個人之間的盟約,李信表示,這個唯有利益之上的世界中,友誼的小船其實說翻就翻。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是靜觀其變也不可能是怎的坐著不動彈。否則的話,就真的成了紙上談兵了。於是,李信把目光盯向了定難軍的老巢。前朝末年,靈光宗分朔方振武二節度為定難軍,設立節度使領事。剛開始的時候,定難軍僅僅隻有夏州,銀州,綏州,宥州四地。待到李元謙的老爹救駕有功之後,定難軍的轄地之中就多出了靈州。至於多出靈州的過程之中有什麼蹊蹺後人不清楚,但是唯一可以知曉的就是,那個過程好像並不簡單。

但是,這一切卻是與眼前之事無關,因為在眼前立下功勞的並不是軍中的將士,而是黑衣衛的密探。作為一個領兵在外的武臣,如果要在折靖的心中設一個討厭排行榜的話,那麼憲兵司毫無疑問是第一,然後排在他後麵的就是黑衣衛。

黑衣衛雖然是李信的耳目與爪牙,但無論是軍伍之中還是朝臣之中對於他都是沒有多少的好感的。不要問為什麼,古往今來,從來沒有一個人會喜歡上監視自己的機構的。如果有,那麼那個人就是變態!出於心中的厭惡,所以大多數的朝臣對於黑衣衛的感官是非常的複雜。為人臣子,他們知道這是必須的。但是作為一個自主的人,他們又對這個機構充滿了厭惡。而這些人中的代表,就是軍方的一個個將領。

身為將領,他們都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有這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多半是來自黑衣衛的情報支持。可是,對於這麼一個居功甚偉的機構,他們偏偏是提不起一絲一毫的好感。即便是現在,也是一模一樣。

黨項男子見到折靖的坐騎,立刻就是躬身一禮,“野利部野利楚才拜見上國將軍。”看著執禮甚恭的野利楚才,折靖的眼神不禁是微微飄忽了一下。這個黨項人他看著很熟悉,簡直就像是在看著曾經的自己一樣。明明是非常的自卑與落魄,卻又非得裝出一副自己很強的樣子,但是眼角流轉的過程中卻又不經意間會流出一抹豔羨之色,跟他當年簡直是一模一樣。

“時間一晃,又是許多年過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