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千裏(2 / 3)

野利部是黨項大族,在定難軍五州之中,領著宥州一地。按著如今的形勢劃分,卻是正好與著李信的西夏接壤,地理位置可以說是相當的微妙。不論是在以前的時候,還是在現在,宥州所充當的永遠都是定難軍的西北門戶。但是,無論是宥州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終究是改不了他是一個邊州的事實。

所謂邊州,何為邊州,窮兵黷武即為邊州。隻要沒有一個糧倉支撐,邊州終究是瘸了一條腿。所以,即便是野利部在如何努力,與李氏也會有著一條極大的差距。

不過,這一次卻是不同了!

宥州,

一萬穿著黑色甲衣的夏軍士卒肅立在寒風中,折靖則是一身披掛齊整的看著眼前的軍隊。片刻,他猛地揮手,萬餘大軍緩緩前行,他們所去的地方正是宥州。

自從當初李元謙試圖在關中渾水摸魚被識破之後,他就一路被追趕著去了涼州,他知曉,僅憑自己一人絕對是無法勝過李信,所以,他開始尋找盟友。隻不過,被李信和盟友塞滿了心胸的他,卻是忘卻了自己的家中還有一條熟睡的犲狗。

又或者說,他並沒有忘記,他隻是覺得那條犲狗已經無法對他產生威脅了。因為,一個垂死的人還能做什麼呢?

在他的心中,定難軍之中,隻要有著靈州一地最是重要,其餘的地方即便是丟了,日後也能夠奪回來。而隻有靈州,才是他李氏一族的根基所在。從他老爹開始,靈州就一直被他們辛勤治理,這是因為什麼,還不是因為這裏是他們的基業。隻要靈州在,李氏在,黨項就在。至於其餘的東西,他們還真的沒有想太多。

邊寨,

折靖看著眼前已經是全部放行的邊寨,神色之中滿是驚疑的色彩。雖然說他知道國朝之中有一個名叫黑衣衛的司屬,但是他還真的沒有想到,區區一個密諜機構,竟然可以做到眼前這種境地。

空蕩蕩的軍寨沒有一絲抵抗,不過這並不是因為沒有人。而是因為現在這一個站在自己麵前的男人,黨項族的男人。如今大夏文武分製,一切大規模的軍機行動全部都要有樞密院經手。所以,他對這裏麵的內情不算很清楚。隻是有一點他卻是明白的,那就是眼前這一場仗可真是有的玩了。

不是戰爭的難度,而是搶功勞的難度。至於他會這麼說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是大夏立國之後的第一次大戰,怎麼可能會輸呢?而且,還是出其不意的攻擊。

在打下關中之後,很多人就在猜測,李信的下一步戰略會不會是攻略涼州。畢竟,以關中立都,涼州便是長安門戶,門戶不安則長安不寧,這麼個簡單的道理誰都會明白。而李信的一係列動作也恰好就是這個意圖的佐證,治理河湟,重編四旗。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在宣稱大夏的下一步戰略就是涼州。

李元謙是這麼認為的,固郎讚是這麼認為的,李信也是這麼認為的。這麼說或許有些令人費解,但是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涼州雖然地大,但是上麵卻沒有多麼強大的胡部,真要是較起勁來,掃滅涼州也不過就是一年的事。李信一開始的時候也恰好是有著拿涼州諸部的蕃人來給麾下的士卒見見血的意思,畢竟,在開皇元年的時候,可是有著相當一批的老卒退伍了。

男兒帶吳鉤,百裏覓封侯。如此的壯誌固然是蕩氣回腸,但卻不是所有人的意願。畢竟,這些東西聽著固然是不錯,但是卻是真的需要拿命去掙的。他們不是天上的將星下世,也不是話本小說之中的主角,他們隻是一個個普通的百戰餘生的老卒。

“封侯但在馬上取”的口號固然是響亮,但是他們更喜歡的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清平生活。當初他們因著種種的無奈投身軍伍,如今五年役期期滿之後,自然也就要舍下刀劍,回歸田園。對於這些士卒,李信也沒有強留。畢竟,他又不是某些黑煤窯的肥老板,非得把這些士卒逼到快死的地步才放他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