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皇位的選擇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若是有一絲半點的差池,那就是一場極大的動蕩。晉武帝死時,將皇位傳給了自家的傻兒子,似乎是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但是,事實的結果告訴他,然並卵。在晉惠帝在位的十六年間,大晉朝以著一種大踏步的方式邁向了滅亡。為了將這個名義的皇帝把持在手中,從而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實際上的皇帝,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司馬炎分封的宗室諸王中先後起來了八個堪稱是領頭羊一樣的人物,他們的事跡被後世尊為“八王之亂”而廣為傳唱。他們在自己極為的短暫的政治生命與實際生命中,擔當了為王前驅的勇烈角色。他們英勇的向腐朽的大晉朝上層建築發起了衝擊,他們為了爭鬥引鮮卑部族入關,而後更是大肆的消滅中原的民力,從而促使西晉王朝隻存在了五十年,便如同曇花一現般消弭在了時間的長河之中。
究其原因的根本是什麼,後世已經不可考究,但是與晉惠帝這個傻皇帝卻是絕對脫不了幹係。所以,有沒有皇位的繼承者,有沒有能夠繼承皇位的繼承者,永遠都是一件王朝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隻要出了一絲半點的差池的話,那到來的就絕對會是一個相當慘淡的結局。
當然了,對於大趙的皇子來說,他們不需要考慮後一個問題。因為他們隻要是能夠活下來,隻要是可以活下來,他們一半的屁股就已經坐在了皇位上。不過,令人可惜的是,似乎真的是因為業報什麼的。大趙的皇嗣能夠或下了一直很少,就比如,殷禎到如今少說也有十幾個兒子,但是活下來的卻隻有一個。
十幾分之一的存活率,還不到一層,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怎麼樣恐怖的數據。如果真的要打一個比方的話,那就是長平之戰。古往今來,隻有長平之戰才可以描述這樣的慘烈。二十人才可以活下一個,可想而知。
所以,對於皇帝的子嗣,不光是皇帝寶貝的很,一眾大臣也是寶貝的很。可是如今,有人對皇嗣下手了。乖乖,這還了得,今天你殺一個,明天他殺一個,那大趙朝廷到底還是要不要了。所以,必須得重懲!這是朝中大臣的呼聲,也是丁文會心中的怒吼。
畢竟,誰讓他是太子少傅來著。就好比剛剛接手了一個可愛的聰明學生,並且這個學生還有可能成為自己未來後代的上司。正當他這個老師興致勃勃的與自己的徒弟打好關係的時候,有人給他一個消息,說是這孩子的奶奶不太滿意這個孩子,已經把他掐死了,並且決定要把這個家業交給當今老總的親弟弟。丁文會已經無法去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但是他知道一點,他必須得報複回去。
他忍了李欽,他逼走了韓玄,他如今終於成了大趙朝廷之中說一不二的存在,可是就在這麼誌得意滿的時候有人上來給他一巴掌。丁文會不當時就摔桌子,就已經是養氣功夫深厚,修養甚好的的佐助了。若是換了脾氣爆裂的桓琦,丁文會估計,這個素來就是以著脾氣不好而著稱的人真的會跑到慈寧宮那裏去狠狠地的罵上一回。
不過,他丁文會也不是什麼好惹的,以著韓玄的能耐,也不是乖乖的被他蟄了一口,更何況是一個區區的女流之輩。他要讓皇宮裏的那個女人知道,要肆意的動手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曹萬裏的慷慨陳詞仍舊是在繼續,“但是陛下,太後高氏不管是犯了千般的錯處,還是如何,但是太後終究是陛下的母親,以子刑母終究不是什麼好聽的話語。更不要說,太後娘娘也是一時糊塗,真要是論以斬刑終究是有些過分。更何況,五皇子殿下身上的餘毒已經排盡,已然脫離了危險。所以,太後當罰,但是卻不可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