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李信當初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刑罰,傅青主實在是不知道自己要拿出怎麼一副麵孔合適。他發現,自己的這位主君新奇的注意的實在是多的數不勝數。當然,如果李信知道他說想這些話之後,隻會輕聲一笑,因為在兩百多年後會有一個叫朱元璋的皇帝告訴你,什麼叫做剝皮萱草。
貪墨這種事情,根本就是屢禁不止。但是,李信要做的就是堵住他們犯錯的源頭,首先是俸祿,俸祿一定要高,如果俸祿太低的話,甚至連生活都不能的保證的話。即便是官員們再不想貪,他們也得貪。當然了,我煌煌韃清就不要多說了。滿清一代賄賂成風,一地的總督為了讓親王的士兵遵守法紀,居然送上去了三十萬兩銀子作為賄賂。看上去可笑吧,但是這卻是我煌煌韃清留下來的事實。
緩步走出了皇宮,已經是微沉的天色告訴他,時間已經不早了,雖然說大夏也有閣臣留值的規矩,但是今天的值守大臣卻是沒有輪到他。看了看天色的星辰,傅青主不禁感到有些茫然。前些日子,大夏設立欽天監,他那個號稱是永不出仕的師弟已經領了欽天監監正一職赴任去了。
一眾的大將也已經散到了四方,羅興領了忠武將軍都督潼關防備事一職去了潼關,如今正是守衛的重要時節,估計接下來的幾年時節都不可能再回到長安。老將軍黃鐸在攻下了關中之後就一病不起,前些日子雖然說勉強上了一次朝,但是任是誰都看得出,這一次兵出橫山,攻略河湟,徑取關中的大戰已經耗盡了老將軍所有的精神和元氣。這一次的戰爭,估計也是老將軍一生之中最後一次的絕唱。
這個問題太醫看出來了,傅青主也看出來了,李信自然也看出來了。前些日子,李信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將黃鐸封為了正三品的大將軍,也是大夏朝第一個大將軍。大夏官職與大趙不同,正一品正二品的官職都隻是虛設,除了即將致仕的老臣根本就不可能獲得。滿朝的文武官職之中,除了內閣首相是從二品的官位之外,就再也沒有什麼別的東西。
所以,對於武勳而言,三品大將軍就已經是武勳所能夠達到的極限。再往上,可就是實封的貴爵了。隻是對於如今大夏而言,實封的貴爵什麼的,確實是有些遠了。現如今,在大夏一眾武臣的體係之中,正三品的大將軍已經武臣所能夠達到的極致。換而言之,黃鐸依然是成為了大夏一眾武臣的領頭羊。
當初李信設下大將軍銜的時候,就曾經有過大臣揣測,第一個領大將軍銜的會是哪一位,卻是不曾想到,第一個承襲大將軍銜的居然會是黃鐸。不過話又說回來,以著黃鐸這一次立下的大功,還有再也不可能上戰場的未來。李信才加封了這一個大將軍的職位,也算是給這個老將軍離開戰場之前的最後慰藉。畢竟,黃鐸戎馬一生,總得給一個好結局不是。
對於李信的恩賞,黃鐸自然是明白,在退駐京城之後,就將定遠軍的大權交了出去。如今的定遠軍分作三部,一部是以著田虎為帥,駐守帝國北疆一帶,防守著北魏的西京道。而另一部則是以折靖為主,覬覦著如今的涼州以西的疆域。剩下的一部則是交付到黃旭的手裏,由他領著定遠軍一部駐守隴南。在那裏,雖然說大夏已經立下了宣撫司,但是兵力上的警戒卻也是一直不可以缺的。
想著這些事情,傅青主就是不由自主的一歎,他們的主君太年輕了,就好像是初升的太陽一般,前途無可限量。而他們雖然說才華還在,但是卻是已然開始了老朽。在一個新生的帝國之中,一切的老朽的落後的東西都會在時間的潮流之中緩緩的退去。不是君王的黜落,不是民意的選擇,僅僅隻是一種天然的,不摻加任何認為成分的優勝劣汰。
老朽的官員終究是要退去,就好比在前浪死在沙灘上一樣,他們這些前行者總是需要給後來者讓位的。軍伍之中,官吏之中,莫不如是。雖然說他一向是不插手軍伍之事,但是對於如今軍中嶄露頭角的一些將臣卻也是不是陌生。柴嘉,餘玠,秦朗,折靖,黃旭,還有武監之中的諸多生員,想來要不了多久,這大夏朝廷之中的諸多老臣就會凋零的一幹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