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算是有趙一朝的特色,大軍三路而出,必有一路的主將是內侍,擱在李信所知的那個世界堪稱是荒謬至極的事情,在這裏卻是常態!然而,話又說回來,他們做的還真是不錯。
出色的內侍,他們本身的才華其實並不遜色於那些文臣。至於朝廷清流之間對他們的議論,其實也隻是因為他們所戰的地方不同而已。畢竟,士大夫和皇帝天生就不是一個陣營的東西,而他們這些內侍從一開始的時候,就站在了君王一邊。
君王無錯,有錯的自然是他們這些進讒言的小人,於是,士林間的抨擊注定不會少。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變成現在的這幅光景了!
…….
星漫長空,點綴著墨色蒼穹,幽閉的天空上灑下點點古老的星光,照耀著這一片看似平靜的古老大地。長夜深沉,寂靜壓抑,茫茫的天地間似乎蓄養著什麼可怕的猛獸一般。
依稀間,暗流洶湧。
……
靈州,夏國公府。
周昌邁步入了李元謙的書房,看著風華正盛的李元謙,心中便是微微一歎。但凡是潛龍之流,龍氣加身,別的或許沒有,但是那一身精力卻是絕對充沛。
開國將相或是身居高位之人氣運庇佑,大多都是這般。甚至有相當的一部分的高官,在位之時忙到再晚也覺不到疲憊,但是區位之後往往就會大病一場。這依他們玄門的視角來看,其實就是大運離身之後,本身難以適應過來。
不過,這些個大運之輩,年輕的時間會很長,年老的時間也會很快。隻要一股精氣神不泄,甚至覺得他能夠活到天長地久,但是那一股精氣神一旦散了之後,往往就是風燭殘年,死期不遠。
李元謙聽見腳步聲,轉身回頭,“培公先生,你覺得大夏何時方為良機?“周昌撚了撚頜下的胡須,幽幽道:“回稟大王,大王已擁定難軍五州之地,民眾四十餘萬,此為霸業之基!依臣所見,接下來的事情宜慢不宜快!”
李元謙點點頭,道:“先生所言,倒是與某不謀而合呀!大趙與北魏征戰方霽,幹戈不減,兵威猶存。此時舉事,固然是不懼,但是黨項的猛士卻是經不起多少的損耗。孤覺得,還是讓南人自己狗咬狗去,等到了他們全部都是精疲力竭的時候,本王在興兵而起,以輔助平叛之名,奪取關中慶豐路之地,而後西下涼州,北上河套,與趙魏兩國並立於世!”
初升的陽光金紅,披在李元謙的身上隱隱之中有著耀眼,就好像是神人一般,帶著一股別樣的魅力在其中。心中一股極大地熱流升起,“這就是我所侍奉的主公,也隻有如此的主公才不會讓我的一身才華空置。”
定了定神,周昌開口道:“大王,您今日已定下巡遊榷場的行程,是時候該出發了!”
“嗯!”
李元謙點了點頭,緩步從府中走了出去。
……
綏州,榷市。
黨項人自從當初救駕有功,被太祖皇帝封為定難軍節度使之後,綏州,銀州,夏州,靜州,宥州五地變成了黨項人世居之地。不過,黨項人乃是半耕半牧,自然這榷市就有存在的必要了。
盡管近些年來,黨項的定難軍節度使李元謙的態度越來越微妙,但是大趙實在是到了極限,所以也就沒有節外生枝。這倒不是說,大趙沒有贏得實力。隻是,如今大趙的民力已經被壓迫到了極致,就算是打贏了,又能如何呢?
勝利?!可莫要開玩笑了!
麵對著一個烽煙四起的國朝腹心,這怎麼說都算不上是勝利吧!就好比是大明朝,為了平一個遼東,結果愣是將國內逼得烽煙四起,結果如何?後世之人自然清楚。
所以,這個時候就有一個值當與不值當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