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軒將軍救我!敬軒將軍救我!”“嗨!你還沒有出城麼?”“沒有呀!你看,家裏人多,一直耽擱到現在!”獻忠吩咐守門的弟兄們快把城門打開,讓方府老小出城,並對方嶽宗說:
“再耽誤片刻,我一離開這兒,你就逃不出去啦!”方嶽宗一家人出城以後,張獻忠又派人在城裏敲鑼叫喊,催居民即速出城,免遭官軍屠戮。他不放心,親自騎著馬在幾條背街上巡視一趟。走到一家門外,聽見裏邊有女人和小孩子的哭聲,他停住馬,派一個親兵進去看看。過了片刻,親兵出來報告說這一家沒有男人,隻有一個寡婦帶著三個小孩子,還有一個年老的婆母,等著親戚從鄉下來接,沒有等到,所以全家抱著哭泣。獻忠沒有做聲,跳下戰馬,彎腰走進破板門,一直往茅屋裏走。婆媳倆知道他是張獻忠,趕快止住哭,慌得不知所措。獻忠說:
“不要怕,不要怕。你們城外可有親戚?”老婆婆抽咽著回答說:“大帥,我女婿住在西鄉,離城十八裏,昨兒就托人帶口信兒,原說今兒來接俺們,可是沒來。你看我們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沒有一個男人,出不去城,隻有等死!”說畢,義哭了起來。
獻忠在三個小孩子的身上打量一眼,又打量一下那些破破爛爛的衣服都已包好,放在床上。他躊躇片刻,對一個親兵頭目說:
“木生,派兩個弟兄牽三匹牲口送她們到親戚家去。送去後不必轉回城,在去石花街的路上等我。”老婦和媳婦始而吃驚,隨即跪下磕頭,連說:“感謝大帥恩典,救俺一家老小的命!”獻忠揮一下手,沒有做聲,走出板門,騎上馬往別處去了。
當天黃昏,張獻忠率領著殿後部隊離開穀城,向石花街進發。二更以後,他到了設在石花街附近的老營。石花街是臥佛川和古洋河彙合的地方,也是一個軍事衝要,所以張獻忠打算在這裏停留兩三天,等待從襄陽來的追兵。從石花街往西去是通向武當山、均州、鄖陽、白河、興安和漢中的要道,往西南通往房縣、歸州和巴東。獻忠的老營駐紮石花街西南,靠近往房縣的山路旁邊。他剛進老營寨中,張可旺就向他稟報:王秉真在黃昏後逃走了。獻忠一怔,瞪大眼睛問:
“真是逃了?”張可旺說:“來到這裏後,他趁著兵荒馬亂,離開老營,帶著一個仆人開小差了。”徐以顯用平淡的口吻說:“性一這人,舍不得祖宗家業,又念念不忘他是舉人,原無心追隨大帥起義。我早就料到他遲早會逃,不過沒有想到他逃得這樣快。”可旺又說:“孩兒聽說王舉人逃了之後,本想派幾支弟兄追趕,務要把他捉回。可是軍師說他既然跟咱不是一條心,就讓他滾開拉倒,不主張派人追趕。父帥,要不要派人將他捉回?”張獻忠心中很不高興,捋著大胡子思索片刻,忽然臉上露出來輕蔑的笑容,把大胡子一拋,說:
“就聽軍師的話,不用追他狗日的啦。咱們起義,不是拉人赴席。願意幹的跟老子來。貪生怕死,留戀家業,或是跟朱家朝廷割不斷恩情的,滾他娘的去。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左良玉害怕中了埋伏,過了兩天才進入穀城,大肆搶劫,殺死了一些沒有逃走的居民報功,放火燒毀了許多房屋。
塘馬帶著關於張獻忠起事的緊急文書,文書上插著羽毛,在五月初六的晚上從襄陽出發,沿途更換,日夜不停,越過新野,越過南陽,越過許昌、開封和大名,直向北京奔去。半個中國都被張獻忠穀城起義的消息震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