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之所以叫李岩起草,一則因深知李岩很有才學,在杞縣曾寫過一篇有名的《勸賑歌》,也因為李岩對朝政積弊,百姓疾苦,十分清楚。果然,這一篇《九問九勸》的稿子他看了後大為滿意,有許多句子使他反複誦讀,頻頻點頭。牛金星看了稿子,也連聲稱讚,並且說:
“白樂天寫的詩,老嫗皆懂。林泉寫的這《九問九勸》,定能在百姓中到處傳唱。”
聽了這句話,李闖王立刻對親兵頭目李強說:“你叫在院裏的弟兄們都進來,請李公子念出來大家聽聽。”
親兵們都進來了。王長順正從院中經過,見李強向他笑著招手,也趕快擠了進來。大家聽李岩將稿子琅琅地念了一遍,紛紛點頭。李岩問:“你們都聽得懂麼?”親兵們回答:“句句都聽得懂,全是老百姓的家常話,也是心裏話。”王長順趨前一步,說:
“唉,李公子,你寫得真好,句句唱詞兒都問到老百姓的心窩裏,也勸到點子上。咱們李闖王到底是窮百姓出身,在心中念念不忘窮百姓,連出文告也隻怕百姓聽不懂,寫得越淺顯越好,哪像官府出文告盡是孔夫子放屁——文氣衝天,生怕不識字的小百姓都能明白!”
李強因為闖王還要聽牛金星繼續講書,揮揮手,使站在屋裏和門口的親兵們都退走了。闖王往廁所去,也暫時離開屋中。王長順卻沒有馬上跟著別人退出去。他走近大方桌,將桌上堆的書打量一陣,用手摸摸,滿意地笑著點點頭,向牛金星說:
“牛先生,難得你老來到咱們軍中,輔佐闖王打天下,還抽空兒為闖王講書。這麼大本子的書,是說的什麼道理?”
牛金星因他是跟隨闖王的舊人,笑著說:“這書呀,可是重要!前朝古代的朝廷大事都寫在上邊,可供聖君賢臣治國理民作借鑒,所以這書就叫做《資治通鑒》。”
王長順搖搖頭,笑一笑,說:“可惜就沒有替窮百姓說話的書,也沒有一本教老百姓如何造反,如何打盡天下不公不平的書。那書應該記下來前朝古代許許多多造反英雄的故事,男的女的都有,讀起來很動人,把他們如何成功和如何失敗的大事寫得明明白白,叫後人知道哪些該學,哪些該戒,哪些該防。要是有那樣的好書,你們多給咱們闖王講講才好哩!”
牛金星和宋獻策不覺一怔,隨即哈哈地大笑起來,笑王長順的話說得古怪和無知,又好像有點意思。李自成在笑聲中回到屋來,並沒有問他們笑什麼,趕快吩咐李強將李岩所起的《九問九勸》稿子拿去交給隨營文書們用大字連夜抄出幾十份,以備明日分貼洛陽城裏城外。聽牛金星講完一段《通鑒》,他又派人騎馬去洛陽西關,看今晚破洛陽的事是否都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