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以後,李過和袁宗第的騎兵都改作步兵,攜帶著雲梯,按照白天選好的爬城地點,等候在城壕外的民宅院內。大約一更時候,有人在西門北邊的城頭上向城外呼喚:“老鄉,辛苦啦!想進洛陽城玩玩麼?”

城壕外的屋脊上立刻有人回答:“老鄉,你們也辛苦啦。我們正在等著進城,你們一開門,我們就進去。老鄉,勞勞駕,把城門打開吧。”

“你們想得怪美!我們得進宮去問一問福王殿下。他要是說可以開城門,我們就開;他要說不能開,我們就得聽他的。他今天拿出來一千兩白花花的銀子犒賞我們,官長一個人分到一兩,少的八錢,當兵的每個人分到了一錢多一丁點兒銀子,咋好不替他守城?咋好不替他賣命?”

城上城外,一片笑聲。有片刻工夫,城頭上在紛紛議論,城壕外也在紛紛議論。隨即,城外邊有人親熱地叫聲“老鄉”,說:

“聽說福王的錢多得沒法數,比皇帝的錢還要多。你們怎麼不向他要呀?嫌肉太肥麼?怕魚刺紮手麼?”

“嗨,老鄉,我們要,他能給麼?王府是狗屄衙門,隻進不出。我們如今還穿著國家號衣,怎麼辦呢?等著瞧吧。”

“老鄉,聽你的口音是關中口音,貴處哪裏?”

“不敢,小地名華陰。請問貴處?”

“呀,咱們還是小同鄉哩!我是臨潼人,可不是小同鄉麼?”

“果然是小同鄉!鄉親鄉親,一離家鄉更覺親。大哥,你貴姓?”

“賤姓王。你呢?”

“賤姓十八子。”

“啊,你跟我們闖王爺原是本家!”

“不敢高攀。不過一個李字掰不開,五百年前是一家。”

“小同鄉,你在外吃糧當兵,日月混得還好吧?”

“當兵的,過的日子還不是神仙、老虎、狗!”

“怎麼叫神仙、老虎、狗?”

“不打仗的時候,也不下操,遊遊逛逛,自由自在,沒人敢管,可不是賽如神仙?看見百姓,願殺就殺,願燒就燒,願搶就搶,見大姑娘小媳婦就摟到懷裏,她不肯就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可不比猛虎還凶?一旦打了敗仗,丟盔拋甲,落荒而逃,誰看見就趕,就打,可不是像夾著尾巴的狗一樣?”

城上城下,一陣哄笑。跟著,城上有人低聲警告說:“道台大人來了,不要說話!”那個華陰人滿不在乎地說:“管他媽的,老子現在才不怕哩!他不發老子餉,老子罵幾句,看他能夠把老子的……咬了!”他的話剛落音,旁邊有人顯然為表示支持他,故意大聲說:

“如今李闖王大軍圍城,他們做大官兒的身家難保,也應該識點時務,殺殺威風,別他媽的把咱們小兵們得罪苦了。閻王無情,休怪小鬼無義!”

城下故意問:“老鄉們,有幾個月沒關餉了?”

城上那個華陰人調皮地回答說:“唉,城下的老鄉們,你聽啊!……”

城上正要用一首快板說出官軍欠餉的情況,忽然有一群人在月光下大踏步走了過來,其中有一人向士兵們大聲喝問是誰在同城外賊人說話,並威脅說,再敢亂說,定要從嚴追究。那個華陰人大膽地迎上去說:

“道台大人,你來得正好。我們的欠餉到底發呀不發?”

分巡道王胤昌厲聲回答:“目前流賊圍城,大家隻能齊心守禦,豈是鼓噪索餉時候?賊退之後,還怕不照發欠餉,另外按功升賞麼?”

華陰人高聲嚷叫:“從來朝廷和官府的話都算放屁,我們當兵的根本不信。你現在就發餉,不發餉我們就一哄而散,休想我們守城!弟兄們,今夜非要王道台發餉不可,休怕做大官兒的在咱們當兵的麵前耍威風,以勢壓人!”

城頭上一片鼓噪索餉,有很多人向吵嚷處奔跑,又有人從人堆中擠出來,向北門跑去。鼓噪的士兵將王胤昌和他的左右隨從裹在中心,謾罵著,威脅著。西門外,袁宗第含笑看看劉宗敏,說:

“咱們快進城了。”

北門外,李過和張鼐立馬北關。張鼐急不可耐,向李過小聲問:

“大哥,趁這時叫弟兄們靠雲梯爬城怎樣?”

李過冷靜地回答:“莫急,莫急。很快會讓你順利進城,連一支箭也用不著放。”

總兵官王紹禹在一群親將親兵的簇擁中騎馬奔往西北城角,由於心情恐慌、緊張,加上年老體虛,呼哧呼哧直喘氣。這西城和北城的守軍全是他自己的部隊,那脅持王胤昌、大呼索餉的還是他的鎮標親軍。當他走進鼓噪人群時,看見變兵們緊扭著分巡道的兩隻胳膊,一把明晃晃的大刀舉在他的脖頸上,喝叫他趕快拿出餉銀。王胤昌嚇得牙齒打戰,說不出話來。王紹禹想說話,但士兵們擁擠著,喧鬧著,使他沒有機會開口。王紹禹身邊的中軍參將大聲叫道:“總兵大人駕到!不要嚷!不要嚷!不得無理!”立刻有一個士兵憤怒地反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