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民國時期,就常有人上清涼山去尋覓寶藏,因為南京民間很早就流傳蔣驢子從清涼山掘出24箱金銀財寶而一夜暴富的傳說。”王炳毅說,據他所知,蔣三曾充任李秀成的騾馬總管,太平天國失敗後不久,他突然一夜暴富,有人傳說,那是因為他從清涼山掘出了曾經幫太平軍埋藏的24箱金銀財寶。當時,南京邊營、太平巷、三山街、升州路一帶都有他家的古宅院和店鋪,如太平巷50號蔣家古宅規模比較宏大,抗戰初期南京淪陷,這兒曾改為日寇憲兵隊拘留所,高牆深宅裏麵囚禁殺害過許多抗日誌士。解放後,這裏改作白下區糧庫,1958年建成江南機械廠,上世紀80年代原地建起太平商廈。此外,南京民間還流傳著石頭城內馬鞍山裏有“長毛藏金窟”,城西北盧龍山上亦有“長毛藏金窟”之類的傳聞。在這些傳聞中尤其引人矚目的是天王府藏金的說法。
洪秀全的天王府遺址位於現在的長江路292號“總統府”內。當年,這裏是洪秀全居住和管理政務的核心地帶,民間認為,猜忌心極重的洪秀全肯定會選擇自家院子當“私家金庫”。至於更具體的地點,民間則認為是他的“金龍殿”下麵……
是是非非,莫衷一是。從曾國藩到民國政府,無論官方還是私人,總有不死心的人在南京城一些“可疑”之地不遺餘力地挖掘太平天國遺留的珍寶。那麼,事實真相到底如何?
天王府下窖金之謎!
“太平天國的王爺們都有藏寶嫌疑,李秀成獨自一人出逃,隨身就帶了各種寶貝,被老百姓哄搶。而當時的洪秀全,更有藏寶嫌疑。”總統府陳列部的陳寧駿說。
當年洪秀全的宮殿就是如今的總統府,洪秀全的金龍殿依舊威武,皇帝寶座也陳列著。這座滄桑的老建築埋藏了許許多多的南京秘密。洪秀全自“天京事變”後,人變得多疑,不信任別人,他就把“聖庫”的財富堆積起來,藏在哪裏最安全呢?當然是他的宮殿了。“如果沒有其親許,任何人都不能進入天王府,洪秀全本人則深居天朝宮殿,十年沒出過門。天王府成為他唯一信賴和感到安全的地方。當然,洪秀全不會把所有寶貝都藏在一個地方,有可能是東藏一點西藏一點。當年洪秀全建天朝宮殿時,就是傾‘全國’所有,掠各地寶物於宮內。”陳寧駿說。
1864年,湘軍進入天京後,燒殺jianyin,肆意搶掠,洗掠全城三天,可稱得上是撈盡了地上浮財。因為民間一直流傳太平天國非常富裕,“金銀如海,百貨充盈”,湘軍們懷疑還有更多財寶窖藏在地下深處。
為了查出太平天國究竟有沒有藏寶,曾國荃嚴審李秀成,曾國藩也派幕僚訊問李秀成,其中有一條問:“城中窖內金銀能指出數處否?”李秀成在自述裏十分巧妙地作了委婉敘述,分別引出“國庫無存銀米”、“家內無存金銀”的結論,搪塞了曾國藩。
但是,曾國荃知道,天京城陷時,太平軍的口號就是“不留半片爛布給清妖享用”。於是,曾國藩、曾國荃相信,天京一定很富有,城陷之後,湘軍到處掘窖,就連曾國藩在給朝廷的奏報裏也公然提出“掘窖金”。曾國藩發布過“凡發掘賊館窖金者,報官充公,違者治罪”的命令。但在實際行動中,他聽憑湘軍掠取浮財。相傳曾國荃為了把藏金納入私囊,毀滅證據,一把火燒了天朝宮殿。清朝有筆記記載,洪秀全的窖金中有一個翡翠西瓜,上有一裂縫,黑斑如子,紅質如瓤,朗潤鮮明,都是渾然天成,這件寶貝後來居然在曾國荃手中。
不過,曾國藩後來向同治帝奏報否認天王府窖金的事,上報朝廷說除了二方“偽玉璽”和一方“金印”,別無所獲。“後來曾國藩用了幾十條船,把這些窖藏的金銀送到湖南老家。”陳寧駿說,他曾經去湖南調查過曾國藩、曾國荃的老家,曾國荃就有一個“大夫第”,建築配備富麗堂皇,估計動用了發掘來的窖金。
湘軍是否把所有的財寶都運走了?抑或根本沒有發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