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聖庫寶藏之謎(二)(1 / 2)

幼天王是否把財寶帶到湖州!

“當然,可以想到,作為太平天國後期的實際掌權人,基本上可以斷定,洪秀全聚斂的財富是最多的。”張鐵寶分析說,“後人關於太平天國藏金的說法,大都和洪秀全有關。”不過,金銀財寶帶給洪秀全享受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1864年,清兵圍攻天京,眼見著城池守不住了,洪秀全精神徹底崩潰。此時內外交困,城內基本上彈盡糧絕,洪秀全隻有不斷呼喚神靈,乞求上天降下食物,讓自己的兵將飽餐殺敵。然而,一切都是無效的。在恐懼與絕望的雙重折磨下,洪秀全的身體越來越差,6月1日病逝於天王府中。7月19日,湘軍攻下天京後,曾國荃命人掘開洪秀全的葬身之地,將屍體抬至雨花台大營,驗明正身後焚毀。

洪秀全死後,幼天王匆匆即位,剛坐上“龍椅”,清軍就攻下了天京。天京失守的當夜,忠王李秀成趁夜幕的掩護,護送幼天王一行逃出城去。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中,幼天王一路逃到了堵王黃文金鎮守的湖州。

湖州外圍稍解,昭王黃文英就護送幼天王等一行出城到達安徽廣德。湖州城陷落後,黃文金突圍到廣德和幼天王會合,連夜護駕到寧國,結果中途黃文金傷重而亡,落單的幼天王一行很快被清軍擒獲。

因為這個曆史事件,曾經有人懷疑太平天國遺留下來的巨大財富有相當一部分可能被幼天王帶到了湖州。有報道稱,1954年,曾有人在黃文金舊宅所在地,無意間發現一枚比成人手掌還要大的銅錢,上麵鑄有“太平通寶”幾個字,於是斷定這就是傳說中的太平天國“聖庫”中的鎮庫錢。這個結論似乎更有力地證明了太平天國湖州藏金的說法。

關於這個說法,有人認為“不大可能”。當初天京城破時,李秀成護送幼天王一行假扮清軍才得以混出城去。幼天王隻顧匆忙逃命,連自己的兩個親弟弟都無法帶出,根本不可能帶有大量財寶。幼天王被清軍俘虜後,寫下親筆供狀。“從供狀中看,這個幼天王是個徹底的軟蛋,毫無骨氣。”張鐵寶說,“為了求生,他不僅供出了自己所了解的太平天國的所有情況,還對清廷大肆諂媚。”不過,在供狀中,他唯一提到的和錢財有關的事情卻是他在逃亡路上弄丟了象征權力的玉璽,臨時刻了一個木璽代替。

那麼,在黃文金舊宅附近發現的那枚銅錢又是怎麼回事呢?張鐵寶解釋說:“肯定和太平天國沒有關係,因為太平天國的錢幣根本就不叫‘太平通寶’,而叫‘聖寶’。”

南京城的哪個地方更適合藏寶!

太平天國遺留下來的金錢,如果沒有被幼天王帶到湖州,也不在大渡河畔,那麼它到底在哪裏?這個曾經占據了中國半壁江山的政權,它積累起來的巨大財富真的在一夜之間憑空消失了嗎?南京民間關於藏寶的傳說不斷,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人在清涼山上私自挖寶,企圖尋找到太平天國的藏金庫。

王炳毅當地一個文史研究專家,多年來,他也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而且有過不少令人驚訝的發現。王炳毅說,坊間一直流傳清涼山埋藏了許多古代寶貝,大家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有人說,1969年冬,清涼山的一個菜農在清涼山西峰下燕王河水塘裏撿到了一尊6寸餘高的翡翠佛像,我還去尋訪過,但沒有結果,不知道是真是假。幾年前,又有一個老太太言之鑿鑿地說,當年她老伴親眼看見有人在清涼山西側南圖工地上找到滿滿一壇子金元寶和金磚。這讓我真覺得清涼山上肯定有寶。”王炳毅為此還特意采訪了一位姓鄒的南圖老職工,鄒先生介紹,1983年夏初,清涼山下南圖古籍分館工地上確實有壇子寶物出土,但隻是銀元寶和百餘枚清末銀洋,並無金子。建築隊民工們是在挖柱坑時在兩個土墳之間的草叢下邊發現壇子的。那瓷壇高約二尺,旁邊並無其他藏寶。民工們爭相哄搶,竟搶走了一半多銀元寶和銀洋。而且,他們中幾個搶得多的連活兒也不幹了,立即攜帶“戰利品”返回皖豫二省老家。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幹警迅速介入,追繳回應屬於國家所有的大部分銀元寶、銀洋。鄒先生回憶,收繳回的銀元寶共51隻,每隻重為20市兩,上邊均鑿有“光緒××年”字樣。顯然,這不會是太平天國的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