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章 雲山下的寶藏(二)(2 / 2)

俄羅斯曆史學家對書庫的探究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伊凡四世的藏書確實存在,但在克裏姆林宮發生火災的時候被燒毀了。也有人說,這些書最後都被轉移到莫斯科大主教的圖書館封藏,但後來好像都失散了。前蘇聯科學院院士列夫斯基認為,雖然對書庫的找尋一直未能成功,但並不能斷言伊凡四世的書庫就不存在。他深信,書庫之謎總有一天會解開的。

“難道伊凡四世的書庫在雲山下麵?這也太不可思議了!”程福看著楊梅若有所思地問楊梅。

“大千世界無所不有,說不定伊凡四世的書庫就在這裏!”楊梅突然這樣回答。

“你要知道,伊凡四世書庫應該在俄羅斯,因為它是俄羅斯的故事,我們沒有理由推測它在我們中國的雲山下麵。”程福對楊梅的看法持反對意見。

“也許你說錯了,俄羅斯的寶藏也許在中國,而中國的寶藏也許在外國。”史偉接過程福的話茬說,接著史偉給程福和楊梅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英國綜合性大報《獨立報》發表長篇文章《1200年前的沉船寶藏告訴你一個未被探觸過的中國》。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傳奇故事:一位47歲的德國人從東南亞海域打撈出一批價值連城的中國沉船珍寶,轉眼間變成擁有數百萬美元的超級暴發戶。

這個傳奇、這批價值連城的中國珍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早在以前中國方麵就有了競購這批寶物的想法,但遺憾的是,直至今日,國內尚未有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家博物館購得這批被文物專家稱為“歎為觀止”的寶物……

兩年發現三艘寶藏古沉船

沉船寶藏發現者

筆者輾轉拿到了沃特法的辦公室電話,但是接電話的卻是他太太,她告訴筆者,沃特法去了印尼———他發現古沉船“黑石號”的地方。

“xxxx年上海博物館就派人到新西蘭參觀‘黑石號’上的寶藏。在這三年裏,我丈夫也到過中國,去了上海和北京。但是至今,我們沒有和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家博物館做成交易。”沃特法太太在電話中透露,為了這批中國寶物,沃特法專門在新西蘭開了個公司———海底探索公司。

“我和我丈夫一起去過印尼幾次,你知道,這是個危險的工作,我們是有5個孩子的大家庭,所以更多時候是沃特法自己一個人在印尼。”沃特法太太告訴筆者,“我和沃特法結婚24年,他並不像大家所想的是一個追求刺激的人,他很安靜,也很有責任心。”

就是這個安靜,有責任心的德國人,在1906年拿起水下呼吸器,潛入印尼的海域探尋傳說中的中國寶藏沉船。如今,這個德國人已經是三艘沉船寶藏的主人,其中包括聞名於中國文物圈的“黑石號”唐朝沉船。

沃特法原先隻是德國一家水泥廠的老板,由於自己的嫂子是印尼人,所以他開辦的水泥廠有不少印尼工人。那一年,一位印尼雇員向他講述了在自己家鄉關於中國古代沉船寶藏的傳言:在這個雇員的家鄉勿裏洞島———一個位於婆羅洲和蘇門答臘之間的島嶼,有大量神秘的寶藏隱匿在這個清澈澄明、暗礁散布的水域間。

“我們知道很多傳說都隻是傳說,但是有時候也可能是真實。當時他就很想去印尼看看。”沃特法太太在電話中說,沒多久,他丈夫就拿上水下呼吸器,與那名印尼雇員一起去了那個傳說中的地方。

沒想到,這次原本隻是夏季度假的旅行,卻改變了沃特法的一生。

1907年,沃特法在這個神奇的地方發現了第一艘載滿寶藏的古沉船———鷹潭號沉船(音譯)。這是艘裝運14世紀中國明朝寶物的沉船,裏麵的寶物豐富多樣:有中國的,爪哇的,佛教的,還有波斯的。

1908年,沃特法又發現了第二艘古沉船——馬熱尼號沉船(音譯)。這艘沉船同樣和中國有關,裏麵載有11世紀宋朝的寶物,而其中還有一個如火器般大的小火炮,這個小火炮的發現意味著,此前人們一直認為的小火炮是14世紀後才出現的觀點是錯誤的。

接著又發現了······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