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君放心,秦國多行不義必自斃!列國的大王皆是天子賜胙才能封王,各國紛紛求天子賜胙,為的不就是王位名正言順?如今我們發出天子詔,恢複天子之名,以正天子之位,天子詔出給列國名正言順伐秦的機會,列國合縱,收回的秦地可任由列國搶奪,任誰也不會放下名正言順到嘴的肥肉!”一個大臣在一旁出謀劃策,眼下是唯一能保存周王最後封地的辦法。
“是呀,秦國連喪了昭襄王和孝文王兩個國君,如今的秦王楚根基還未紮穩,我們何不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合縱列國,揚我王室威名,也給列國一個教訓!”另一個大臣也覺得此計可行,一本萬利,耗費列國的兵力財力,既亡了周王室的威脅,又漲了王室的威名。
“好!寡人這便寫下王詔,爾等秘密送至列國!”東周君也無可奈何,除了這個辦法,他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保全王室封地和天子尊嚴。
當晚,彎月入鉤,城外的一處驛站中隻能聽到幾隻夏蟲最後的哀鳴,幾個黑影隱沒在黑暗之中,若隱若現,一聲快馬揚鞭,劃破了夜間的寂靜,隻是那聲之後,便是銷聲匿跡,幾個衣著雜亂的人迅速清理了現場。
“蒙將軍,這是周王室派出的人晚間打算送出的情報!”一個小兵將七份從黑衣人身上搜到的竹筒呈上。蒙驁小心翼翼的墊上手帕,將竹筒的封蠟劃開,取出其中的錦書,錦書華麗,是周王室的禦用物品,上邊蓋著“受命於天”由大篆書寫的天子禦璽蓋印,這是一封向楚國求援,祈求楚國出兵勤王的國書,而周王室許給楚國的封賞便是奪得的大秦疆土。
“所有國書都在這裏了?”蒙驁很是小心謹慎。
“都在這裏了!”那個士兵很少肯定,“多虧將軍神機妙算,周王室果然有所舉動!”
“快,將這七封國書連夜加急,派人便裝,分批護送至國君手上!”蒙驁自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諾!”士兵雖然不認識字,看蒙驁的表情,也知道事態的緊急。
秦庭很快收到了這七封國書,這正中子楚下懷,本來便打算攻打東周,如今正找著理由,他東周君便為自己送來這麼一份大禮,召開廷議,將此國書傳給諸位大臣觀摩。
“東周君想要召集列國攻我秦國,企圖恢複天子之位,我大秦不能坐以待斃!正好借此幾乎攻下東周,為我大秦日後的鋪平大陸!”呂不韋很是積極。
“東周君如此,不過是怕我大秦攻打東周,如今我們轉而攻打韓國,讓東周君放心,聲明,攻打之事實為子虛烏有!”陳客卿年長,胡須花白,深知周天子振臂一呼,諸侯如同猛虎撲食一般的攻向秦國,大秦是何等的下場。
“老客卿,你的年齡可比你的膽子大多了!”昌平君也主張一戰,“先不說這國書沒有送到列國手中,我大秦若後退一步,列國便以為我秦國怕了會猛撲上來,逼我大秦十步。”
“難道諸位不怕七國攻秦?”陳客卿很是悲憤。
“記得天子上一次振臂一呼而諸侯應是鄭莊公的時候了,天子的王軍被鄭莊公擊敗,再也沒組織過像樣的戰爭,如今楚國極力攻打魯國,東周君也真是束手無策,連魯國也拉上,至於其他六國,齊國自複國以來便作壁上觀,列國戰事絲毫不為所動,其他五國腦子裏也不至於進水,幫著周王室耗費自己的人力物力,光利益分割都夠他們受的了!”昌平君進一步解釋。
“太卜!”子楚看向占卜好的太卜。
“大王!周王室氣數已盡!”太卜如實說著自己的占卜結果。
“好!此戰由呂丞相親自帶兵,發兵奪取東周!”子楚不在聽眾人爭辯,下達自己的王命。
“諾!”百官不在爭辯,看來大王今日早已經有了決議,如今隻是在大殿上宣布結果。
子楚當眾賜呂不韋虎符:“為防列國救周,著令呂不韋為大將,統帥十萬大軍,攻下東周!”
“謹遵王命!”呂不韋雙手接過虎符,眾臣則議論紛紛。
將士們則熱血沸騰,滅掉東周,世間便再無天子王畿!列國之中,隻有大秦,將會成為新的天子!子楚親自為呂不韋送行,呂不韋一身玄甲掛帥出征,隻等與蒙驁的軍隊彙合,東周遲早是囊中之物!
“丞相!寡人等著你凱旋歸來!”子楚遞過一杯烈酒,二人一飲而盡!
“為了你的大秦!為了我的丞相之位!”呂不韋的儒雅被堅硬冰冷的玄甲遮蓋,一身英氣與豪氣,此戰,他必須勝利,為了自己的仕途,為了他二人理想中的大秦!
“滅東周!滅東周!”將士們士氣高昂,又是殺敵獲賞的好時機!戈矛的長柄在地上發出有序的咚咚生,戰鼓響起,是出征的聲音。
女子們在城門外送目送自己的家人,一個個也憤慨激昂,因為上陣殺敵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丞相大人!”蒙驁帶著自己的兩位副將親自迎接呂不韋。
“蒙將軍!”呂不韋行禮,奉上虎符給蒙驁核對,核對無誤,呂不韋再將裝有王詔的封蠟竹筒交給他確認。
蒙驁將竹筒雙手奉上,謁者當眾打開封蠟,宣讀王詔“命呂不韋為上將軍統領十萬大軍,蒙驁為將軍,蒙武、樊於期為副將,輔佐呂相,尋得時機,吞並東周!”。
“僅遵王命!”蒙驁奉還虎符。
“這是大王親自蓋印的王詔。”謁者奉上王詔,蒙驁雙手接過王詔,看過王詔,將呂不韋迎入軍帳。
“將軍覺得,何時滅東周最為合適?”呂不韋直言不諱。
“末將以為,宜早不宜晚!”蒙驁如實回答。
“三位將軍覺得如何?”呂不韋征詢其他三位的意見。
“末將也讚成蒙驁將軍,我軍本就是孤軍深入韓魏之地,三川郡民心未穩,如若叛亂,斷了我軍的後路,不等援軍來救,十萬大軍便會餓死在這裏!”蒙武進一步解釋父親的觀點。
“好,既然有兩位將軍都覺得速戰速決為好,傳令下去,好酒好肉,明日便發兵伐周!”呂不韋雖然不懂兵,但知道時機若抓不準,失去了一絲的天時地利任憑四十萬大軍,趙國不也全軍覆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