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春狩的補充(2 / 3)

春狩結束,諸位命婦貴女互相攀談結親,這種宴會,可是互相攀比、結交的好時機。上林苑的方塘上,眾女倚欄而坐,有的喂著塘中的錦鯉,有的三五成群,互相奉承這對方的兒女。

華陽太後坐在廳中,趙姬和羋望舒侍立在旁。

“真是恭喜姐姐了!兒子爭氣,春狩全勝,真是讓人刮目相看!”羋望舒笑盈盈的,心中卻很不是滋味。

“過去日子苦,日日水煮白菜,政在叢台也隻能打打麻雀用來充饑,沒想到日積月累,竟讓我這個為娘的也大吃一驚。”趙姬很是謙虛。

“也是,為了生計,自然不會把狩獵當做玩樂!”羋望舒淺淺的笑著,方才立春,天氣還很冷,她便搖著輕羅小扇,一顰一笑很是優雅。

“妹妹的蛟兒年方七歲,便可以獵的成年雄鹿,想必前途不可估量!”趙姬誇讚著成蛟。

“借妹妹吉言!”羋望舒笑了笑,雖是夫人,卻是從冀闕正門進宮,身穿周天子賞賜的翟鳥褘衣,哥哥是秦國左丞相昌平君,身後有楚國和華陽太後撐腰,不是王後,卻有王後之實,隻是春狩這件事,讓她不得不重視起那個公子政,不能讓他攔住自己孩兒和母家的路!

鹹陽宮的正殿之上,文武百官看著發來的軍報,振奮激昂。

“蒙驁將軍已經攻下韓國的成皋和滎陽,兵指大梁,不論是拿下東周還是吞並韓國拿下魏都,我大秦都占著絕對的優勢!”昌平君很是振奮,提出下一步方針:吞並東周或者吞並韓國亦或著孤軍深入,取下大梁。

“剛得新地,可派出文官郡守?軍功卓越者,誰人可當郡尉?”大殿之上,子楚正襟危坐,王冠上的旒珠遮住了他的麵容,百官隻能靠著他威嚴的聲音,判別他的喜怒哀樂。

“軍中已經選出郡尉,原本已經是千夫長,在成皋和滎陽之戰,斬首二百!”昌平君身為左丞相,又稱禦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這些事自然由他蓋印。

“那郡守呢?昌平君身為左丞相,既然得了新地,新置郡縣的治理、戶籍的統計、秦法在新地的推行都要跟進!隻有這樣才不算是延誤了大秦的征伐大策!”子楚不怒自威,收起了往日的溫和。

“臣失職!”昌平君連忙跪下認罪。

“罷了!念你初為左丞相,又是楚王的長子,這次也隻當是個教訓。隻是今日起,不要再出現這種狀況!”子楚分明就是介懷昌平君靠著華陽太後和楚國,身為左丞相,自己管轄的職責尚未完成,右丞相還未定出大策,有功之臣還未按例封賞,他就迫不及待的越俎代庖,替大秦謀好了下一步策略,將矛頭向北邊引!

“臣等商議,新郡定為三川郡!”呂不韋連忙,在一旁岔開話題。

“嗯,不錯,昌平君,命你一個時辰內定好郡守,及其他大小官員,寡人在書房等著批示。整理戶籍以及新地的安撫關是何等重要,還望左丞相莫把它當做兒戲!”子楚在政事上絲毫不馬虎,盡管自己取了他昌平君的妹妹做夫人,也不容許他這般兒戲政務!“我大秦從來能者居上,你既然能穩居左丞相,就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不要讓天下百姓笑話!”

“諾!”昌平君也深感自己今日有些不妥。

“等到新郡交接完畢,再定下一步秦劍指向!”子楚繼續翻著眾人呈上來的竹簡。

“廷議之後呈上此次攻韓的軍功簿,寡人親自審閱!”這畢竟是子楚登上王位以來的第一次大戰,不論是封賞還是安撫上,都必須謹小慎微。

“諾!”那位呈軍報的官員連忙行禮。

“寡人也看了其他郡縣呈上來的竹簡,既然沒有大事,今日廷議便到此吧!”子楚合上竹簡。

“退朝!”謁者畢恭畢敬。

廷議過後,昌平君連忙叫了禦史丞,二人連忙擬定了三川郡的官員任命以及安撫措施,馬不停蹄的送到子楚的書房曲台宮。

曲台宮中,子楚正和呂不韋商議著下一步的方針策略。隻見子楚的長劍指東周的都城鞏。

“大王想要滅東周?”呂不韋很是吃驚,攻打韓國的好處可比攻打周王室的名聲好聽!

“攻破大梁隻會激起魏人的鬥誌,我大秦軍隊孤軍深入,勝算不大,還會引發韓魏合縱隻會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亡韓還未到時機!北境趙國也時刻等著複仇,大軍不可孤注一擲!”子楚很是嚴肅,分析著利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