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92年夏季的最後幾天,天氣驟然變涼,從哈得遜河口吹來的陣陣涼風,過早地讓紐約人感到秋天的涼意。當時,新華社駐美國紐約分社一片繁忙。為中國再次取得最惠國待遇問題,美國兩會與總統布什在華盛頓正展開著一場艱難的拉鋸戰。
這一新聞熱點,鬧得滿世界沸沸揚揚。而紐約作為美國及世界的重要國際貿易港口,又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世界政治、經濟、金融的中心。所以,當中美關係正處於這微妙之中時,新華社駐美國紐約分社內部的氣氛也自然很是緊張。他們小心謹慎,盡量避開公開場合出頭露麵,隻管埋頭搜集美國和其他各國對中美關係的不同反映,並盡快將信息發回國內。
然而,讓新華社分社社長劉其中撓頭的是,他連連接到國務院新聞局和總社國際部的通知,說1992年8月28日中國青島雙星集團公司將在紐約召開新聞發布會,要他務必參加。
劉其中很不情願。他實在不明白國內區區一家企業能有什麼大不了的新聞,非要遠渡重洋跑到紐約來開發布會,這不是明擺著來添亂嗎?
他決定躲開,不予理睬。他告訴他的部下,凡是有關這次新聞發布會的電話打來,一律答複:社長不在家。
新聞發布會前夕,雙星駐紐約分公司一切準備就緒,惟獨與劉其中聯係不上,一個個電話打來,都說社長外出了,分社能否參加發布會一時定不下來。
這一下雙星方麵為難了,分社是代表官方在海外的首家新聞機構,沒有他們的支持,企業的新聞發布會就不上檔次,缺少氣魄。
劉其中回避自然有他的道理。雖然他對雙星企業以及汪海其人已有所聞。僅僅在一個月前,他還看到美國的《商業日報》以《物美價廉的青島鞋更具吸引力》為題,報道美國鞋商從中國南方掉頭北上大量訂貨。青島雙星鞋廠的產品已打入了美國的最大百貨公司。盡管如此,可這新聞發布會可不是鬧著玩的,在中美關係極為微妙的時刻,誰知道會去什麼樣的記者,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萬一出點岔子誰又能負得了這個責任呢?
然而,他最終發現自己躲過了初一,卻躲不過十五。就在開會的前一天,又一個電話打來了。這個打電話的人,便是剛剛從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國際鞋業博覽會上趕來紐約準備發布新聞的汪海。
工作人員向劉其中悄悄耳語:“怎麼辦?是雙星集團總經理親自打來的。他說不管你在不在,哪怕去了天涯海角,美國的通訊這麼先進,無論如何也要讓我們把電話轉到你的手裏。”
“……”劉其中愣住了。
“他說找不到你他不放電話。”工作人員又補充了一句。
劉其中明白,他算是遇上了一個真正厲害的主兒。
“好吧,等兩分鍾把電話轉過來。”劉其中終於發話了。
一會兒,劉其中拿起了話筒,一個渾厚的山東嗓門便傳了過來:“……我是汪海……這個新聞發布會我是開定了。28日也就是後天中午紐約時間12點在嘉華銀行大會客廳,我們鄭重地邀請你參加。到時候你來還是不來,你自己看著辦吧……”
汪海這麼一說,劉其中是不想去也得去了。他要看看如此張狂的海,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竟敢對他如此強硬。
屆時,劉其中提前走進了新聞發布會的會場。
他見汪海正喜滋滋地向一群美國人透露說:這次23日至25日在拉斯維加斯國際鞋業博覽會上,雙星集團1993年第三季度的產品已被全部訂光。
好。氣度不凡。劉其中對這位來自國內的企業家第一印象不錯。
汪海見劉其中親臨會場,熱情地將他請到主席台上就坐。望著濟濟一堂的美國新聞記者和商貿、金融界人士,劉其中的心裏仍在打鼓:這可是國內企業首次獨家在國外召開的新聞發布會,能成功嗎?
會議開始,汪海首先發言。他向來賓介紹說:雙星自1988年由國家批準為第一個,也是目前製鞋業惟一的自營出口企業以來,產品已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已經與美國的多家大公司合作,並且都合作得非常好。這次來美國參加拉斯維加斯國際鞋業博覽會,想借此機會結識美國新聞界的朋友,尋求支持,征求意見,以便在國際上進一步宣傳雙星企業、雙星產品,使更多的美國人民及世界人民廣泛認識、了解和喜歡雙星。
接著,他發布了如下五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