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遇仙派祖師丹陽真人曾言:無心者,非同貓狗蠢然無心也。務在存心於清靜之域,耐我邪心也。故俗人無清靜之心,道人無塵垢之心,非所謂俱無心而與木石同也。”此中“無心”即“忘”之本義,“邪心”即邪忘之心,可見“忘”字,非貓狗蠢然之忘,亦非俗人無心之忘,乃是修煉所要深入所要深入的一種境界。
路雲生聽到此處,已明兩幅圖解真意,回想自身參悟情景,於此同感,心中歡喜。然後問道:“不知後麵十幅圖解,晚輩參悟是否正確?”
陰煞道人沉思一下方道:“此是坐忘之法也!道經有雲: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小友以心齋之法入靜,觀祖竅而顯性光,入靜之中心神雜念紛擾,以三法而除之,心中做到無念。漸由心氣合一,達到忘我,入於混混沌沌的境界,相承與前兩幅圖解。
小友參悟第十二幅圖解,所述靜中之景:心湖巨魚。豈不聞莊周夢蝶乎? 《南華經》曰: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小友與此何其像似!
又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小友心湖是為北冥也?丹田也?巨魚也?大鯤也?此種境界,貧道未見,修行淺薄,一時無可講述。
然貧道聽小友講述參悟心得,已明此中“聽息”、“觀光”之理:其行雖似有為,其實無為;無為之中,無所不為。雖曰聽息,其實無聽;雖曰觀光,其實無觀。聽息無息,息聽於無;觀光無光,光觀於無。無息之息,謂之真息;無光之光,謂之真光。明白圖解真意,方能參悟真靜。”
陰煞道人講完,盤身坐在石洞一時靜默,想著白陽圖解中蘊含的靜功妙訣,回思自身參詳圖解時的感悟,自覺獲益更深。
路雲生參悟圖解數十日,僅是依圖而行,不知所行是為何種境界,隻明白參悟後可有何種結果,不明其中的道理。此番經陰煞道人一番講解,方才恍然大悟,明白圖解中的妙理,一種通透的感覺湧上心頭。
陰煞道人看著路雲生,心中暗思:“此番經這娃娃之口,徹悟白陽真人遺留圖解,因果所接更重,不知何時才能開解?所幸時日還長,總要護佑這娃娃進入玄門正宗,不落旁門。”
見路雲生低頭沉思,陰煞道人又言道:“道家修煉築基之正法,就是靜功。此法由“聽息”、“觀光”入手,入靜之後,聚合性光。雖為修“性”,其實不純以“性功”而論。此中奧妙,極為深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