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淮泗鬥劍話因由(1 / 2)

劉泊舟沉默了一下道:“說來這飛星劍派和本門倒也有些淵源,五十年前本門有一位楊姓祖師,天資絕頂,聰明機變,在弱冠之年就已把本門的玉山行氣訣練到的第十層,實是本門百年來弟子中的第一人。”

路雲生已是第二次聽說這位楊姓祖師,記得第一次是在和師傅學習劍法時,師傅曾經提到過這位楊祖師,後來自己在門派內打探一番,知道這位祖師名楊謂天辰,二十三歲下山遊曆江湖,其後聲名鵲起,威震江湖,十年後突然銷聲匿跡,不知所蹤。玉山派多方查找仍無結果,隻好暫且放棄,把此事記錄在玉山派弟子銘中。

劉泊舟回想了一番道:“楊祖師下山後的第三年,在淮河岸邊碰到的飛星劍派的掌門飛星道人和他的大弟子劉一恒。”說道此處,劉泊舟嘿然一笑,接著道:“這位劉一恒就是現在飛星劍派的掌門餘化星的師傅,三十年前在江湖上可是好生厲害。當年這位飛星劍派前代掌門見楊祖師和其年紀相差不大,心中不忿楊祖師在江湖上的名聲,一言不合拔劍相邀,在淮河岸邊被楊祖師三招大敗,何其狼狽。

其師飛星道人當年在江湖上也是成名高手,楊祖師見飛星劍派的劍法頗有獨到之處,隨後向飛星道人約戰,二人在淮河岸邊苦戰一日一夜,飛星道人一招惜敗。比武之後二人卻因此成了莫逆,把手詳談,相約三年之後在此處再次比劍。後來的事情祖師並沒細說,門派內也沒有詳細記載,不過江湖風傳這兩次比劍仍是祖師勝了。在這期間兩派雖然互有書信來往,不過隨著楊祖師在江湖消失,聯係漸漸斷了。”

說道這裏,路雲生見師伯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其方道:“三次比劍飛星劍派的劉一恒均在,其人對本派劍法頗多熟悉。而這次飛星劍派突然前來拜山,其後又以印證武學為由提出兩派弟子比試劍法,並雲:其掌門餘化星有意交換門派武學,實屬心思悱惻。”

劉泊舟突然想起:“這位飛星劍派的劉一恒現今年過八十,隱居在飛星劍派後山靜修,已十餘年不現江湖,不知他在背後是不是看出了本門武學之密,才有這次的拜山之舉。此事須告知掌門師弟才好。”二人說著此事,劉泊舟在山洞涯前緩緩渡著步子,心有所思。路雲生靜靜的站在師伯身旁,聽著這些往年秘辛,對祖師當年風姿頗為向往。

劉泊舟想到此處,轉身向路雲生道:“我這次前來並非尋師侄暢談此事,而是受趙師弟所托。今日晨起趙師弟托咐我道: 師侄‘琢玉洗心劍’已練到第十八招,昨日本該學習後麵的三式,因師侄受罰麵壁,不能私下相見傳授,特意讓我前來教授師侄劍法。師弟此舉可謂愛徒心切,師侄還需謹記。”

路雲生道:“多謝師伯和師傅的愛護之心,弟子定當加倍勤練武藝,報答師門培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