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類信是給誰寫的呢?是給自己原來的老丈人。我們知道,柳宗元他的夫人是弘農楊氏,他的老丈人叫楊憑,原來也是京兆尹,長安市市長。對楊憑寫信,他主要是親情打動,為什麼呢,他給這楊憑寫信的時候,楊憑正倒黴呢,為什麼呢,剛讓人撤了京兆尹的職務,也被貶到貴州的一個小地方。他給楊憑說啊,說你看,我其實現在沒什麼宏圖大誌,人家別的人被貶之後,想的都是怎麼樣趕緊翻過身來,我現在一點都沒這想法。我跟您那閨女結了婚之後啊,一直都沒有孩子,我現在就想的是,能夠有機會讓我回到長安去,我就是呢娶上一房妻子,然後呢生個兒子,然後能傳宗接代,我這輩子我就了了。我知道您雖然現在被貶了,但是您這是老虎不吃人,威名在外,您總有一天還會回到朝廷的,是吧?那意思啊,就是看在我跟您閨女夫妻一場的份兒上,您老丈人啊有機會了,也給朝廷裏頭好好說說,讓我趕緊回去吧。你看,這是給親人寫的信,話就說得比較直白。
最後一類,是分量最重的人。給當時的宰相李夷簡寫的信,這信簡單,四個字可以直接概括,大聲呼救。什麼叫大聲呼救呢?他給李夷簡的信裏頭,講了個故事,說有個人掉在懸崖裏了,馬上就要掉下去了,就扒到懸崖邊上大聲地呼救,救命啊救命,很多人從懸崖邊上過去,沒人敢去救。為什麼?第一,沒這本事。第二呢,這個,有這本事也沒這心。第三呢,這反正跟我沒關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就走了。這人喊來喊去,最後就等來了一個人,這人是個什麼呢,是個大力士,而且身上正好帶了滿滿的一捆繩索。這個人一看,那就是你要救我,趕緊就喊,沒想到大力士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什麼原因,扭頭就走了。他跟李夷簡說,您看,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就可以把他救出來,卻不做,這個人死定了。我現在就是懸崖邊上這人,您就是從懸崖邊上走過的大力士,身上還帶著繩索,您不救我誰救我呀。柳宗元說這麼一句話,說:
“生之通塞,決在此舉”——柳宗元《上門下李夷簡相公書》
我這命就攥在您手心裏了,您看著辦吧。為什麼說得這麼直接呀?對待宰相,就別再玩兒心眼了,別再玩兒那套裏格棱了,你就大聲呼救,隻有您能救了我的命。
你看,剛才說了這麼幾種類型,又是作比喻;又是靠親情;又是給人家說曆史故事;又是借力發力;又是大聲呼救,辦法是用盡了,目的隻有一個,希望從不同的角度,能夠把這道難題給解開了。
畫外音:
身處官場輿論漩渦的柳宗元,為了重回長安,向他所能找到的官員發出了求救的信號,這些官員與柳宗元或是姻親,或有舊誼,現在又身處高位。那麼他們會不會幫助柳宗元呢?柳宗元這樣竭盡全力地為自己活動,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嗎?
康震:
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突然的,柳宗元在被貶的第十年的時候,等到了一個機會,什麼機會呀?也許是這八個人被貶的時間太久了,你想一個人一生中能有幾個十年啊,所以當朝的一些宰相也生了憐憫之心,又覺得這些人多多少少還都有點才能,所以就下了一道命令,把他們八個人都統統地召回長安。哎喲,接到這個消息,柳宗元太高興了,他寫了一首詩: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為報春風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柳宗元《汨羅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