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柳宗元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運城人,生於唐代中期的公元773年,卒於公元819年,終年四十七歲。柳宗元的人生經曆完全可以用大起大落來概括,少年時代的他才華出眾、平步青雲,然而就在事業蒸蒸日上的關鍵時刻,他卻遭到一場異常猛烈的政治打擊。那麼,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繼續解讀係列節目《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一集《一步登天還是一步登空》。
康震:
給大家朗誦一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好詩,大家都知道是誰寫的吧?唐代著名的詩人柳宗元寫的《江雪》。我問你,讀這個詩,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一派清涼世界。感覺到非常地清靜,非常地清涼,非常地超然獨立,萬籟俱寂,沒有一點聲音,沒有一個蹤影。在那寒冷的江麵上,隻有一個孤獨的小舟。在那孤獨的小舟上,有一個披著蓑衣的老漁翁,正在那兒垂釣,他想釣什麼,釣魚嗎?不知道。所以這首詩給我們傳遞出來的首先是一種意境,意境特別好,就二十個字,意境全出,非常地優美,所以這首詩連小學生都會知道,更不用說我們這些成年人了。但是我要再問一句,就是柳宗元為什麼會寫這首詩,你能回答我嗎?可能你就未必能回答上來了。當然你可能會說我知道,柳宗元喜歡清靜,他喜歡一個人待著,不讓人打擾。你說我還知道,柳宗元內心裏邊,覺得自己的人格冰清玉潔,不想跟這個汙濁的凡世有什麼瓜葛,所以寫這首詩以表心跡。你還可能說,柳宗元心裏有事,特別煩,就想一個人靜靜地待一會兒,所以寫了這首《江雪》。沒錯,你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呢,我要告訴你的是什麼呢?就是在這一首非常優美的、我們說它是山水詩也好,抒情詩也好,在這樣一首優美的詩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段巨大的悲劇,隱藏著一段巨大的落差,還隱藏著一種極度絕望的心情。
那我還真不是聳人聽聞,還真不是故做奇異之談,是有根據的,這個根據在哪兒呢?這還得從柳宗元青少年時期的極度的輝煌說起,柳宗元的青少年時代,那跟韓愈不一樣。我們前麵講韓愈,覺得都挺慘的一個苦孩子,磕磕巴巴的,最後通過讀書,然後終於考中了進士,考中進士半天又做不了官等等等等。(柳宗元)沒有,咱們柳宗元“根正苗紅”。
他第一大輝煌是,他有一個非常耀眼的家族(出身望族),就是柳宗元這個柳姓,在唐代是一個大姓,特別是柳宗元是河東人,就是現在的山西省的運城市人。這個河東的柳氏,還有河東的裴氏,河東的薛氏,是三大著姓,就是三大家族。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之際,這幾百年的時間裏,柳宗元的家族裏邊做官的,往大了說,不是大將軍就是大都督,最小的怎麼著也是個刺史,再小了都不好意思跟人說去。在唐代的初期,他就有兩個祖先非常地厲害,一個是唐高祖李淵的孫女婿,算是個準駙馬吧;還有一個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位皇後王皇後的舅舅。你看,人家這身世,多排場,多氣派。這種顯赫的家世,家族的曆史,那無疑的,讓柳宗元從青少年時代就是一個驕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