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帝國進行曲(1 / 3)

新羅馬帝國軍指揮官曾泰上將突然下令艦隊脫離戰鬥,卻不是因為他獲知了聯邦國防軍布隆伯格將軍的戰術。

通報艦傳達的信息其實是帝國中央艦隊弗裏德裏希?威廉?馮?博格道夫帝國元帥的命令。博格道夫親率他龐大的“成吉思汗”分艦隊已經趕到“易”星域,在派出的通報艦獲悉曾泰正指揮“拿破侖”和“哈拉爾迪”兩支分艦隊準備與聯邦國防軍展開激戰時,他立即下令讓曾泰脫離激戰,與他的本部艦隊會合。那樣一來,加上“成吉思汗”艦隊兩千三百艘戰艦,帝國軍在“易”星域總共將擁有四千三多艘戰艦,其中半數以上為戰列艦,從而在總體上對聯邦國防軍形成了微弱的優勢。

但是兩支大艦隊的戰鬥已經打響,要迅速脫離並不容易。盡管聯邦國防軍第八艦隊處於後退狀態中,帝國軍轉進為退,立刻把雙方距離拉開到有三十萬千米有效戰鬥距離之外,可是周建德將軍反應迅速,緊跟著轉退為進,加速追擊對手。

戰場形勢再一次重演,隻是演員的角色倒了過來。

“保持有效戰鬥距離即可。一定要拖住他們。”

“粟裕”號戰列艦上,周建德中將發出了與稍早前對手同樣的命令。隻要能再拖住帝國軍至少一分鍾,凶猛的第九艦隊就掩殺而至。到時帝國軍就更是插翅難飛了。

聯邦國防軍的迅速反應令曾泰感到十分棘手。無論是轉身逃跑,還是散開陣形,都不是一種安全高效的撤退動作。麵對“拿破侖”號戰列艦戰術指揮中心裏顯示的兩大正在相互運動並進行對轟的傘形艦幕,曾泰急躁的表情中增添了許多擔憂。

“哈拉爾迪”分艦隊旗艦“古斯塔夫二世”號傳來通信,格斯?懷特黑德上校建議道:“報造長官,卑職建議保持隊形,直衝敵陣,穿透他們。”

“就像他們昨天對我們做的那樣?”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格斯鎮靜地說。如若換作是他在總攬著所有帝國軍,接到撤退命令時就順勢衝入敵陣,以迅猛之勢穿透對手陣形,在其背後散開陣形進入超光速。

曾泰卻顯得有些遲疑。這種行動很冒險。當前敵我的距離將近三十萬千米,艦隊從停止後退,轉而加速前飛,跨越三十萬千米的距離有些長,很容易在衝擊的過程中遭到沉重的打擊。

“請不要再猶豫了,長官。”

格斯的口氣變得焦急起來。他和曾泰都沒有接獲敵軍具體數量的確切情報,數量眾多的無人偵察船隻找到了眼下這兩千艘聯邦軍戰艦。不過在格斯眼裏,敵人在優勢不明顯的情況下,居然主動采用傳統的正麵攻擊戰術,而且還不是在防守自己的本土,而是遠征在外的情況下,所以一定有更多的兵力正在窺機行事。若再與其僵持不下,必遭不測。

就在這時,一艘聯邦國防軍無人通報艦出現在戰場附近。它以半倍光速的最高反作用推進速度航行了一段距離後,向第八艦隊旗艦“粟裕”號傳遞了布隆伯格五星上將的新命令,撤退。

“全速前進!穿透敵陣!”

周建德不加思索地下達命令。他的想法與格斯是一樣的,順勢穿透敵陣,然後從容脫離。

“敵人開始加速!向我們衝來!”預警軍士發出警告。

“全速衝上去,穿透敵陣!”

曾泰終於下了決心。

兩個巨大的艦陣不間斷地相互轟擊,並加速衝向對方,短短數秒鍾後,便交互到一起。有些戰艦幾乎是擦肩而過,同時也毫不猶豫地利用抵近的機會狂轟對方。一時之間,雙方艦陣混雜的空間裏,到處都充斥著高能激光束、粒子束、動能彈藥和爆炸產生的光芒以及被擊中戰艦暴裂出來的碎片。

有著相同動機的雙方很快就相互交錯,以最快的速度朝對方的身後飛去,脫離能量翻滾、碎片橫飛的戰場。緊接著散開陣形,激發阿庫別瑞引擎,進入超光速。

第二場戰鬥的中止理由對帝國軍和聯邦國防軍都是一樣的。博格道夫元帥擔心遭到對手各個擊破,所以讓曾泰脫離戰鬥,好集中兵力。布隆伯格五星上將則是獲悉了“成吉思汗”艦隊的到來後,顧慮到老對手可能在激戰中傾力而出,以優勢兵力吞沒自己。所以他果斷地中止了第九艦隊的出擊命令,並召回了已經投入戰鬥的第八艦隊。

兩方都把所有戰鬥艦隻集中在一起,然後籌劃新的攻擊行動。

博格道夫親自帶領“成吉思汗”艦隊及時增援“易”星域守軍,完全打亂了布隆伯格的進攻構想。現在他不得不重新考慮一盤新的計劃。

聯邦國防軍總旗艦“名將”級“亞曆山大”號戰列艦上,“羽蛇神”作戰的參謀長列普寧上將向老搭擋報告:“無人偵察船已經確認,敵人的艦隊裏有一艘正是‘統帥’級戰列艦‘成吉思汗’號。看來,‘小腓特烈’親自掛帥出馬了。”

“小腓特烈”是正是博格道夫在杜義敏帝國元帥麾下時期的綽號。博格道夫作戰勇猛,但是向來自視甚高,總是表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貴族派頭,又因為他與腓特烈大帝(普魯士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 von Preu?en, der Gro?e,1712-1786)同名,並以其為榜樣,也精通吹奏長笛,所以共事的人都把他稱為“小腓特烈”,其實是暗指他那頗為令人受不了的大派頭。這個外號不僅在當時的帝國軍中流傳甚廣,連當時的聯邦國防軍在提到博格道夫時,也跟著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