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眾人信號曲(3 / 3)

\t他的話立即激起了聽眾的強烈反響。有人立即提問道:“您的意思是說有人製造了它們嗎?”

\t“不,不。”朱翰鬆連忙否認,“雖然不能排除它們是人為製造的可能性,但我們還沒有掌握這方麵的直接證據,僅僅是從這種生物個體的結構來考慮。我必須提醒大家,就如我之前所說的,我們並不了解這種生物的生活環境和習性。包括它們到底生活在哪裏,有著什麼樣的社會結構……甚至連它們是通過什麼方式獲取其進行活動、噴射高能粒子束的能量,我們都還不清楚。”

\t“那麼,您認為這些生物與‘易’行星那層‘奇異物質’有關係嗎?”有人問道。

\t“這個問題,我們請烏爾夫·伯恩斯坦教授來回答。”

\t人們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t“謝謝。”伯恩斯坦用蒼桑的聲音表示感激,然後解釋道:“我認現在的已知情況完全可以表明‘易’星的‘奇異物質’與那些生物是有關係的。從我們上次考察的結果來看,那層‘奇異物質’厚度達到五十千米。假若它是中空的,那麼容納我們遇到的生物完全沒有問題。同時,‘奇異物質’中空,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行星表麵含碳含氧量都很低,但卻能夠出現碳基生命的現象。”

\t“教授,您這是暗示‘奇異物質’層裏有一個與表麵完全不同的全新世界嗎?”

\t“是的。假如‘奇異物質’層是中空的,那麼它的內部空間很有可能形成一個適合生命生存發展的環境。”伯恩斯坦鄭重地說,“但請大家注意,我說是‘假如’,‘奇異物質’層中空還隻是假設,隻是出於無法解釋那些攻擊我們的生物隱藏於何處而作出的假設。目前我們並沒有獲得任何有關於‘奇異物質’層中空的直接證據。”

\t聽眾之間又是議論紛紛。其實,無論是伯恩斯坦還是坐在一旁的陳維茵,現在都已經十分肯定包裹著行星絕大部分表麵的“奇異物質”層是中空的。因為在他們以帝國科學家的身份登陸這顆星際行星時,還發現了另一個有力的間接證據——大量的流水痕跡。但是大氣中存在的水氣乃至氧元素含量都遠遠少於估計中曾經存在的水的總質量。“奇異物質”層中空,也可以解釋消失的水的去向。

\t當然,這些假設和推論本身都很有“循環論證”的味道,並不具事實說服力。

\t“兩位院士先生,你們認為我們接下來應該對這顆星際行星采取什麼樣的措施?”

\t“我們最好遠離這顆星際行星!”回答的聲音卻是發自陳維茵,她搶了兩位科學院院士的問題,“在五月份的考察中,我們發現了這顆行星上存在因為缺水而死的藍藻。這是我們人類從地球帶到英仙旋臂星際世界的生物,也就是說,這顆星際行星在被我們發現之前,已經有人類經過,並汙染了她。”

\t這下聽眾群裏又暴發議論。因為發現藍藻的事在之前伯恩斯坦和其他投誠的帝國科學家提交給英仙聯邦政府的報告裏都沒有提及。

\t陳維茵繼續說道:“我還必須向各位說明的是。我們第一次遭遇易星生物時,它們並不是這個樣子,也沒有噴射高能粒子束的能力。但它們已經懂得辨別全副武裝的戰鬥人員和沒有武裝的人,並且區別對待。而且,在剛剛過去的戰鬥裏,都是我們人類主動朝它們開火,接下來才發生大規模的交戰。”

\t伯恩斯坦接著陳維茵的話說:“陳博士說的都是事實。作為一個科學家,我個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再繼續與這顆星際行星進行過多的接觸。這顆行星並不適合我們人類居住,而且已經有一群具有高度智慧和強大能力的原生生物存在,所以我們應該盡快離開,避免與它們產生衝突。”

\t陳維茵和伯恩斯坦的話雖然說得有很道理,但是在聽眾眼裏,他們是來自新羅馬帝國的科學家,並不能代表聯邦科學家的意見。於是,他們把目光聚集在朱翰鬆的身上。

\t朱翰鬆看看兩位來自帝國的隊友,轉而對聽眾說:“他們都說得很有道理,可是現在易星生物的攻擊能力還隻是停留在地麵上。雖然它們的粒子束具有精準和強大的對空性能,但是它們終究隻能在星際行星表麵活動。而且到目前為止,除了五月份遭遇到小型兩腳獸,我們也才看到‘粒子河蟹’一個品種。所以,我認為,我們人類對易星生物具有絕對的優勢。我們大可不必對它們產生敬畏,我們完全可以擴大和深入研究領域,深入行星表麵之下,爭取盡快鑽開那層‘奇異物質’,探尋更多的秘密。”

\t他的話博得大家一致好評,贏得熱烈的掌聲。

但是,坐在旁邊的陳維茵和伯恩斯坦對他的話卻顯現出憂慮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