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眾人信號曲(2 / 3)

\t緊接著,預警軍士也作出報告:“長官,我們的遙感係統也無法觀測到地麵的情況。這個星球的大氣層好像越來越渾濁了。”

\t“馬上把情況報告給總旗艦。立即朝‘自由灘頭’周圍進行盲射,支援地麵。”羅博果斷地下達命令。

\t“可是,長官,這樣很容易發生誤傷。”火控軍士擔憂地說。

\t“照我說的去做,動作快一點。”羅博急切地叫道。現在與地麵的通信中斷,又無法看清楚地麵的狀況,他隻能采取這種冒險的措施來幫助下麵正受到圍攻的同伴。

\t地麵上的“自由灘頭”已經變得岌岌可危。越來越多的“粒子河蟹”從混沌的夜空中湧出來,噴射出道道明亮的粒子束。環形防線上的陸戰隊遭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隨時可能被突破。

\t好在天空中再度射下道道光箭,戳入洶湧的易星怪獸群當中,激起狂爆的衝擊波。

\t“海格力斯”號的冒險盲射,有力地支援了正遭受強大的“粒子河蟹”圍攻的“自由灘頭”周圍的陸戰隊。隨後艦隊司令部又派出十多艘巡洋艦,降低到近地軌道上,加入炮擊行列,大大緩解了地麵陸戰隊的壓力。激烈的攻防戰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傷亡慘重的易星“河蟹”獸群終於散去,突然間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t令人驚奇的是,大氣層上部的電離層也迅速消失,地麵與太空的通信得以恢複。無論是剛才身處於火線之上的陸戰隊士兵,還是奮力支援的“海格力斯”號官兵,都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t赫佐格上將立即下令把科考隊全部撤回太空,隻留下陸戰隊暫時守護登陸場。

\t易星怪獸的圍攻使許多人更加確信十三艦隊和第一支科考隊的失蹤與這些奇怪生物有著直接聯係。隨之而來的是對失蹤人員生命安全的擔憂。十三艦隊和科考隊共計十萬之眾,很可能已經完全被那些凶猛的易星怪獸撕成碎片。擺在聯邦國防軍麵前的不僅有麵對星際行星上具有強大地麵攻擊能力的生物,還有業已展開行動的新羅馬帝國軍艦隊。

\t八百艘帝國軍戰艦連同數百艘後勤補給船正掠過“易”行星附近的空間,向銀河係外的深邃空間飛去。在當下這種形勢下,帝國軍的怪異行為不僅讓不少國防軍艦隊軍官大感緊張,還讓他們對帝國軍與凶猛的易星生物聯想起來。

\t赫佐格將軍當機立斷,調整部部署,由第四艦隊防守“易”星域,第七艦隊繼續與救援船隊搜索失蹤的十三艦隊,派遣第五艦隊追蹤帝國軍艦隊。

\t朱翰鬆院士雖然強烈要求從返“自由灘頭”,但赫佐格認為早前一戰,人類獲得了足夠的易星怪獸屍體可供研究,拒絕了他的要求。科考隊也就隻能呆在較地麵安全得多的太空中的“雙E”上做研究。

\t奇怪的是,“自由灘頭”圍攻戰結束後,連續幾天,星際行星“易”之上就再也沒有見到怪物們的身影。雖然搞不清楚這些星際行星的原住民跑到哪裏去,但是科學家們卻在太空中弄清楚了“粒子河蟹”的整體結構。為了向軍人們說清楚自己的偉大發現,朱翰鬆院士特意在“愛因斯坦-愛丁頓”號上舉行了一個學術報告會議,召集包括隨軍記者在內的數百人,向他們詳細地說明“粒子河蟹”的特點和物質構成。

\t這種生物的體內的除了扁平軀體內有九個卵形器官外,在頭部還有一個更大的卵形器官。總共十個卵形器官構成了狀如坦克的四腳怪的全部生理機構。其中四個連接四腳的卵形器官分別負責每一條節支腿的運動,四個連接著部的則是負責為頭部提供能量。軀體裏最前部的卵形器官則分部後兩部分,前半部分是一個氣囊,裏麵卻隻有混合的氧氣和氫氣,囊壁上分布著大量具有氣體交換能力的細胞;後半部分則集中了大量類似人類腦細胞一樣的細胞和神經,其作用應該是中樞控製。頭部的卵形器官則擁有類似人類製造的粒子炮結構,但其構成卻非金屬和複合材料,而是多種細胞和陶瓷。

\t對於這種生物如何形成堅硬的致密陶瓷外殼,科學家並沒能研究出其成因。不過朱翰鬆還是向人們宣布:“它們就像烏爾夫·伯恩斯坦教授所設想的,把致密陶瓷當成動力裝甲,保護自己脆弱的身命。但與我們的動力裝甲不同的是,它們的陶瓷外殼應該是自身生長出來的。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其陶瓷外殼是另外製造的直接證據,目前隻能做出這樣的猜測。”

\t朱翰鬆還進一步指出:“從生命組成物質來看,它們與我們一樣,完全屬於碳基生命。雖然矽元素在它們的身體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但真正使它們具備生命特征的卻是碳、氫、氧等元素組成的有機物質和相應的生化反應。大家必須認識到,這種生物具有的攻擊能力顯然不是出於與普通的生物進行生存競爭的。我個人認為,它的生理結構就是專門為了戰爭而設計的,也就是說,我稱之為‘粒子河蟹’的這種易星怪物正是一部天然的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