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齊格飛號巡洋艦(3 / 3)

\t艦長的控製台就在艦橋後部中央,它前麵兩個控製台分別是大副與領航官,再前麵就是呈扇形分布的預警、火控、通信、損管四大控製台。除了艦長與大副外,每個控製台都有三名士兵輪流操作。

\t這些控製台控製著整條高度自動化的巡洋艦運作。另外還有八名官兵組成的損害管製小組,一名醫生,一名廚師。連艦長算在一起總共二十七人,便可以讓這艘超過一十二萬噸的星際巡洋艦高效運作。

\t“彙報情況。”馮·薑子鉞一邊詢問自己的控製團隊,一邊側身檢查固定在座椅左邊的太空戰鬥服。

\t一旦進入超光速航行或者開啟戰鬥警報,所有艦員就必須穿上這種帶噴射裝置、配備輕武器和防護裝甲以及維生係統的太空戰鬥服,以減少飛船被擊穿時造成的傷亡。

\t“一切正常。”坐在他左前方的大副約瑟夫·迪特裏希中尉報告,“我們正按照繼定航線巡航,三天後將到達邊境巡邏彙合點。”

\t(三天,即三個地球日,無論是英仙聯邦,還是新羅馬帝國,均采用地球公製單位為各自的度量衡標準。)

\t馮·薑子鉞聽後滿意地說:“好。出發前,我在邊境艦隊司令部聽到司令官和參謀們說聯邦正在向一三五線附近集結艦隊。”

\t聽他這麼說,前排控製台最右側的預警軍士唐星雲中士悄悄對旁邊的火控軍士拉爾夫·特克中士說:“看來又要打仗了。”

\t“打就打唄。”拉爾夫·特克低聲回應唐星雲。

\t“我知道你們都很久沒有休假了,而且這次出勤時間比較長。”馮·薑子鉞大聲對手下說,“可是沒有辦法,我們是軍人。如果能夠與聯邦的艦隊進行一場總決戰,也許就不用再做這種無謂的爭鬥了。”

\t“決戰?”領航官奧馬爾·阿紮伊少尉譏笑道:“邊境艦隊和中央艦隊的頭頭們連想都不敢想。”

\t就在這時,唐星雲突然叫了起來:“發現不明艦隻,方位二百七十度,高度七十度,距離二十七萬千米!”

\t顯然那條飛船是剛結束超光速航行狀態的,要不然雷達根本發現不了它。因為雷達的電磁波速度完全趕不上它的速度。

\t雖然人類已經跨入超光速航行的偉大時代,可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卻仍然無法找到能更快地探測目標的方法。所有飛船使用的探測技術仍然相當滯後,其原理與幾個世紀的雷達還是一樣的。

\t唯一有所改進的是引力探測係統,借助超光速航行造成的引力波動來探知超光速目標。但個中有個嚴重的問題,即探測係統發現的超光速飛船是時間滯後的。具體而言就是當發現前方有一艘超光速飛船飛過時,那艘飛船此時的實際位置已經發生了巨大的位移。這是因為引力是以光速的傳播的,而目標的位移速度卻已經超越了光速。

\t“是我們的船!”預警軍士唐星接著補充道,“通報艦‘風信子101’號。”

\t“看來又有新的任務了。”馮·薑子鉞用近似調侃的語氣說。

\t原本他們領受的任務是在一三五線附近的邊境星際空間執行例行的巡邏任務,如今通報艦的出現表明將會有新任務和戰報傳達下來。

\t盡管超光速航行已經是很普遍的事,可人類的科學家對超光速的即時通信和超光速預警仍然無能為力。一般情況下,相隔距離超過1700個天文單位(以光速飛行需花費將近十天時間)就需要由超光速的飛船負責傳遞信息。

\t在這動輒便要跨越上百光年甚至上千光年的時代裏,各個行星上、各個艦隊之間的遠距離通信就仰賴於那些不斷進行超光速航行的通報艦了。

\t不單是星際間通信,就是星際戰鬥,都變得十分“傳統”——就像地球帆船時代的海戰:分派宇宙各處的偵察船和哨所探知敵方艦隊動向後,立即由通報艦經過超光速航行迅速將情報通報給己方指揮部,己方指揮官再根據情報調動艦隊迎戰。

\t“齊格飛”號巡洋艦與大多數巡邏艦隻一樣,在一條固定的航道上巡航,因此通報艦可以很快找到它。現在,在光秒(真空中光一秒鍾的位移簡稱)距離上,通報艦“風信子101”號正把加密的信息用激光束傳達給“齊格飛”號。

\t由計算機翻譯出來的信息經由三維立體成像儀在艦橋裏投射出來。身著華麗的黑色豎領軍服的邊境艦隊司令官,帝國上將布萊克·卡裏奧斯的半身像立刻出現在眾人麵前。隻見他用英語說道:

\t“馮·薑子鉞上尉,收到命令後你馬上指揮你的巡洋艦前往‘太極’行星,到‘太極’行星治安局找到一名叫費利克斯·布裏奇曼的人。他是帝國情報局的一名特工,正在執行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你必須盡快趕到,並聽從他的指揮,協助他完成任務。元老院和執政官授權你可以根據情況對妨礙你們的人采取武力行動。完畢。”

\t隨著話音落下,立體成像消失。

\t“看來休假更是沒有著落了啊。”唐星雲痛苦地叫道。

\t“司令官的意思好像真要開打了。”阿紮伊伸了伸懶腰說,聽到“武力行動”,使他有點興奮。

\t突然,卡裏奧斯上將的立體成像又出現,他指著船員們笑著說:“不要抱怨,你們是離太極行星最近的戰艦。還有,任務完成後會補雙倍休假和三倍獎金。”然後成像又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