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窮爸爸會說:“我對錢不感興趣”或“錢對我來說不重要”,富爸爸則說:“金錢就是力量”。

盡管思想的力量從不能被測量或評估,但當我還是一個小男孩時,我已經開始明確地關注我的思想以及我的自我表述了。我注意到窮爸爸之所以窮不在於他掙到的錢的多少(盡管這也很重要),而在於他的想法和行動。我必須極其小心地選擇他們兩位向我傳遞的思想並為我所用。唉,我有兩個爸爸,我究竟應該聽誰的話:窮爸爸還是富爸爸?

兩個爸爸都很重視教育和學習,但兩人對於什麼才是重要的。應該學習些什麼的看法卻不一致。一個爸爸希望我努力學習,獲得好成績,找個掙錢多的好工作,他希望我能夠成為一名教授。律師或會計師,或者去讀MBA.另一個爸爸則鼓勵我學習掙錢,去了解錢的運動規律並讓這種運動規律為我所用。“我不為錢工作”,這是他說了一遍又一遍的話,“錢要為我工作。”

在我9歲那年,我最終決定聽富爸爸的話並向他學習掙錢。

同時,我決定不聽窮爸爸的,即使他擁有各種耀眼的大學學位。

羅伯特。弗羅斯特的教誨羅伯特。弗羅斯特是我最喜歡的詩人,雖然我喜愛他的許多詩,但最喜歡的還是下麵這首“未選之路”。每當我讀起這首詩,我都能從中得到某些啟發:

未選之路

林中兩路分,可惜難兼行。

遊子久佇立,極目望一徑。

蜿蜒複曲折,隱於叢林中。

我選另一途,合理亦公正。

草密人跡罕,正待人通行。

足跡踏過處,兩路皆相同。

兩路林中伸,落葉無人蹤。

我選一路走,深知路無窮。

我疑從今後,能否轉回程。

數十年之後,談起常歎息。

林中兩路分,一路人跡稀。

我獨進此路,境遇乃相異。

——羅伯特·弗羅斯特(1916)

選擇不同,命運也是不同的。

這麼多年以來,我時常回味弗羅斯特的這首詩。的確,選擇不聽從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在錢上的建議和態度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但這個決定塑造了我的餘生。

一旦決定了聽從誰,我的關於金錢的教育就正式啟動了。富爸爸整整教了我30年,直到我39歲時,他意識到愚笨的我已懂得並完全理解了他一直努力向我反複講述的東西時,他才結束了對我長達30年的教育。

錢是一種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有關理財的教育。錢來了又去,但如果你了解錢是如何運轉的,你就有了駕馭它的力量,並開始積累財富。光想不幹的原因是絕大部分人接受學校教育後卻沒有掌握錢真正的運轉規律,所以他們終生都在為錢而工作。

由於我開始金錢這門課的學習時隻有9歲,因此富爸爸隻教我一些簡單的東西。當他把所有想教給我的東西說完做完時,總共也隻有6門主要的課程,但這些課程在我的腦海中重複了30多年。本書下麵的內容就是關於這6門課的介紹,其形式簡單得就如同當年富爸爸教我時那樣。這些課程不是最終答案而是一個向導,一個在這個不確定和飛速變化的世界中幫助你和你的孩子積累財富的向導。

第一課 富人不為錢工作

第二課 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

第三課 關注自己的事業

第四課 稅收的曆史和公司的力量

第五課 富人的投資

第六課 不要為金錢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