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敵成功,嶽飛將士的小船趕忙往回逃退,敵船爭相追趕。待到水淺的地方,起義軍的舟車不能移動半步,仿佛被膠水黏住了船底。他們哪裏知道,這是腐木雜草塞住了船輪。
這時嶽飛的大批戰船四麵殺來。起義軍進退不得,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時候楊麼搭乘著艋艟巨艦前來助戰。
嶽飛的士兵人人持著牛皮盾牌,一邊抵擋楊麼巨艦中打下的矢石,一邊一起拿著很大的木頭,向楊麼的座艦撞擊,不一會兒就撞出好多窟窿,湖水便汩汩流入。
楊麼一看情況不妙,慌忙跳進湖裏。不久,楊麼被牛皋擒送到嶽飛的戰船上。
起義軍見首領被擒,都很驚慌,又聽有人喊道“投降者可免去一死”的話,眾起義軍都投降了。嶽飛命令牛皋收撫投降的起義軍,自己帶領著張憲和嶽雲衝入起義軍的根據地。起義軍關了寨門抗敵。嶽雲身先士卒,把寨門砸碎,嶽家軍一擁而進,占領了大寨。其他起義軍首領黃誠、周倫、夏誠、劉衡等,也都一起跪地投降。
嶽飛又一次迎來大捷。他一邊命人把楊麼的頭砍下送往都督行府;一邊選少壯有力的起義軍編入軍籍,老弱的起義軍就發給米糧,讓他們回鄉耕田;一邊又派人把起義軍的大寨一把火燒了。
張浚得到捷報,一算時間,剛好是八天,不禁讚歎道:“嶽將軍真是神算啊!”
平蕩了洞庭湖起義軍,嶽飛向朝廷奏捷,在立功官兵花名冊上,嶽飛把嶽雲的名字塗掉。
黃機密請示說:“嶽公子在此戰中,戰績十分突出,元帥為什麼要把名字塗去?”
嶽飛說:“我如果將其列入,恐怕會遭到非議,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啊!”
黃機密道:“嶽將軍這麼謙遜,然而這不有悖‘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信條嗎?”
嶽飛說:“我求問心無愧就好。”
張浚知道這件事之後,感歎地說:“嶽將軍對於嘉獎一向如此,但是這樣也不是很好啊!”於是奏明朝廷,鎮壓起義的戰役,嶽雲立有奇功,因為嶽雲是嶽飛的兒子,沒有在名冊之上,請朝廷也授予獎勵。
嶽飛立下奇功,不到半年時間,遷升為檢校少保,封開功公,加食邑500戶,實食200戶。
恢複中原指日可待
嶽飛鎮壓了楊麼起義以後,又奉命屯兵武昌,防禦偽齊劉豫的突襲,並伺機收複中原。由於收複失地希望大增,嶽飛對於軍隊的經營訓練和軍容的整飭嚴肅,更加勤奮了。
轉眼間已經是紹興六年了,高宗賞賜嶽飛誥命,勉勵他收複失地。二月份,又命令他兼營田大使,還撥發糧種耕牛,嶽飛除號召流落外地的百姓返鄉耕種外,還命令士兵在訓練之餘,也加入耕作的行列,一時間軍民中沒有一個遊手好閑的人。
三月二十六,嶽飛突然接到家信,姚太夫人逝世。這真是晴天霹靂,嶽飛一連暈厥數次,終日以淚洗麵,飯菜也沒吃過。嶽飛一邊奏請朝廷請假,一邊帶領嶽雲,連夜趕回江州奔喪;襄陽的軍務由張憲統帶。
朝廷得到消息後,追贈嶽母為周國夫人,陽葬德化縣(今江西九江)白鶴鄉廬山之珠嶺山,並於賻贈常典外,另加贈銀一千兩,絹一千匹,又命令鄂州地方官署協助辦理所有喪葬事宜。
嶽飛曾數次奏請朝廷要請三年守孝的假期,朝廷沒有批準,讓他厚葬母親完畢,就回歸奉職。朝廷連番下詔催他返回,嶽飛不得已回到襄陽。
嶽飛和朝廷及宰相都把恢複中原當成首要任務,因此回到襄陽,就開始準備收複事宜。
到了八月,嶽飛先後遣王貴、郝政、董先攻打盧氏(今河南盧氏縣),攻破城門得到軍糧十五萬石,收降數萬兵。嶽飛又派楊再興收複西京(河南洛陽)的長水縣,殺死偽都統孫某及偽後軍統製滿在,俘獲偽齊所留下的一萬多馬匹,數十萬石芻秣,中原大為震動。
張浚奏請高宗移都建康,撫定三軍,作收複失地的打算。高宗同意這個建議,就在建康建立行營,秦檜為行營留守,參決尚書省、樞密院事。
秦檜在紹興二年被免職。秦檜這人為人深沉,喜怒不形於外,得到張浚的賞識,張浚舉薦他,朝廷授予他禮泉觀使兼侍讀。從此,秦檜再次受到重用,開始興風作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