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佐回到洞庭湖,沒過多久就有三百多人來投奔嶽飛,過了幾天後又有兩千多人來投降。嶽飛對他們都撫慰有道,贈給他們財物,還授予他們的首領官職。這些人的行動嶽飛也不加限製,如果有人還想回洞庭湖,也不過問。

一天,張浚到潭州來監管軍事。參政(即參知政事)把嶽飛跟起義軍的詳細事情都說了,然後說道:“嶽將軍處置起義軍,看著很隨便的樣子,是不是他有別的意圖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要向朝廷稟報了。”

張浚譏笑他說道:“嶽將軍他忠孝兩全,參政您怎麼會不知道呢?再說他的用兵之道本來就很玄妙,又不是普通人所能預測到的。你妄自行動不怕誤事嗎!”

過了幾天,嶽飛來見張浚,說:“黃佐已經接受招安了,現在已經襲破賊將周倫大寨,擒得偽統製官陳貴等人,我已經向朝廷請功,打算將黃佐提升為武功大夫。”

張浚也說:“您的智慧和勇氣不是普通人可以達到的。”

嶽飛又說:“前統製任士安不服王四廂的命令,導致失敗。將領不聽命令,代表法令不嚴,戰場怎麼能製敵呢?我想申明軍律,對任士安必須有所處置。都督您意下如何?”

張浚點頭說:“你說得很對。王四廂治軍有失,就在於軍律不嚴。”

嶽飛回營後,就傳喚任士安入帳,斥責他違命慢令,論律當斬,姑且念他有過功勞,暫時先鞭打三十,要他率兵攻擊圍困永安寨的起義軍。“如果三天不能擊平起義軍,就斬了你!”

任士安即刻帶領部隊向永安寨進發。嶽飛命令張憲隨後支援。

任士安率領親兵及陳照人馬逼近敵營,說嶽元帥已經帶領20萬大軍前來。但首領黃誠看到隻有任士安帶著一兩千人,自然不放在心上,下令把官軍團團圍住,此時起義軍是任士安軍隊的十倍。

任士安領兵當頭衝擊,官兵也個個奮勇爭先,但是起義軍如潮水般,殺了一波,又上來一波,任士安已殺得人困馬疲,眼看不行了,卻看到起義軍紛紛後退,正納悶間,忽然看到張憲從後麵殺到,一杆槍如蛟龍出水,專刺敵人喉嚨,任士安見了張憲,也抖擻起精神殺賊。

黃誠看到忽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還是個年輕的軍官,於是大怒,馳馬向前,要與張憲決鬥。黃誠哪裏是張憲的敵手,張憲抖動手中這杆鐵槍,專找要害,一連數槍,殺得黃誠兩臂酸疼,滿身大汗。他虛晃一槍,敗下陣來。張憲、任士安從後麵追趕,直追到過了苟陂山才收兵。這場戰役下來,殺獲起義軍無數,俘獲戰馬器甲也不少。

五月底,嶽飛從潭州移屯到鼎州。張浚突然說要見嶽飛。等見到他,就問道:“鎮壓起義軍的任務是否已經有了妥善計劃與部署了?”

嶽飛取出一份地圖說道:“這是黃佐所繪製的洞庭湖要圖,有關楊麼的部署防禦都很詳細。”

張浚看了很久,說道:“現在起義軍守扼據險,不好攻打。不如先休兵,等來年再商議鎮壓的事情。”

嶽飛說:“為什麼等到來年呢?都督您如果能稍微等幾天,您就看到我已經將起義軍鎮壓了。”

張浚嚴肅地說道:“軍中無戲言。鎮壓起義軍不是兒戲!王四廂討賊兩年,尚且不能成功,現在你卻說幾天就能鎮壓,這話我不信。”

嶽飛說:“王四廂以官軍攻水軍,當然困難;我現在是以水軍攻水軍,當然容易。”

張浚沒明白他說什麼。嶽飛又說:“起義軍駐紮在君山,地勢險阻,而且他們擅長水戰,更是如虎添翼。如果沒有向導,卻想要用我之所短,攻彼之所長,這十分困難。假若招安敵人的將領,用敵人自己的兵,奪取自己人的兵,然後離間他所帶來的援軍,使楊麼陷於孤立,再進兵湖上,殺敵製勝,易如反掌。我預料,不出八天就可以成功。”

張浚雖然並不是很相信,但是還是奏請朝廷將鎮壓起義的日期拖到六月上旬。

六月初二,黃佐求見嶽飛,稟報楊欽來投奔。

嶽飛很高興地說:“楊欽向來以驍勇著稱,現在也來投降,天助我也,快快帶他進來!”

嶽飛很熱情接待了楊欽,並把上陽金東帶戰袍贈給他,當日就奏請朝廷賜官武義大夫;又讓王貴置辦酒宴款待。楊欽深受感動。

第二天清晨,嶽飛讓楊欽再回湖中,招降其他人,論功行賞。楊欽欣然前往。

楊欽來到寨前就大聲喊道:“嶽元帥已殺上山來,如果願意投降的,就出來迎接;不願意的,就出來交戰。”寨內的起義軍聽說嶽飛大兵已經殺來,知道抵不過,就都棄械投降。

嶽飛收到捷報,很快趕到了君山敵寨前,登山俯瞰,見無數的敵船,船下有輪,鼓水前進,兩旁還設有撞竿,就明白了為什麼官軍長期無法取勝了。嶽飛讓手下的軍士連夜砍伐山上大木,串成巨筏,塞布在港汊內,又命令采集腐木亂草,拋到上遊,隨流水飄下,再命令軍士駕著小船,到敵船附近誘敵,將敵人的車舟引誘到進水的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