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裏人的災難終於在1978年3月5日降臨,前蘇聯將軍佩特羅夫指揮12萬埃塞陸軍向季季加發起了立體聯合攻勢,索軍守將正是後來在1991年同美軍作對的民兵頭領艾迪德。
他按照古老的習俗,組織起火線督戰隊,把機槍架在索馬裏士兵後麵,就地處決逃兵,這才勉強擋住了埃塞軍的攻勢。
但佩特羅夫隨後用蘇軍王牌部隊第76空降師在季季加以東20公裏處實施了戰略空降。索馬裏士兵詫異地看到,大量“膚色白皙的埃塞士兵”在自己背後發起進攻,許多士兵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被前蘇聯傘兵送上西天。
對前蘇聯傘兵的恐慌,使艾迪德的防線頃刻間蕩然無存,索馬裏守軍爭相逃向本國邊境,艾迪德也被自己的衛隊架上吉普車倉皇出逃。
到4月7日,季季加的索軍被徹底消滅,約3000名索馬裏士兵戰死沙場,隻有艾迪德等少數人僥幸逃回國。佩特羅夫指揮的埃塞軍隊僅用了7天就收複了全部失地,但前蘇聯人製止了埃塞軍隊的進一步行動,不允許他們跨過邊界。歐加登戰爭至此基本結束。
在這場戰爭中,索馬裏有8000名正規軍士兵戰死,占陸軍總數的1/3,至於民兵的傷亡更是難以計算。這場戰爭的失敗宣告了巴雷的“大索馬裏”夢想的破滅,他不得不宣布放棄對鄰國的領土要求。
西方學者估計,兩國共陣亡15萬人,戰爭損失高達550億美元,一些學者認為這是20世紀發生在非洲大陸上最慘烈的戰爭。
索馬裏人從歐加登地區敗退,形勢對埃塞俄比亞有利,全世界開始議論埃塞俄比亞大舉進攻索馬裏的可能性。但美國警告前蘇聯不得讓埃塞俄比亞入侵索馬裏!所以之後埃塞俄比亞也沒有擺出進攻的意圖。
索馬裏的失利,導致了一場未遂政變,反對派勢力漸增。1979年1月,穆罕默德·巴雷被迫召開索馬裏革命社會主義黨特別會議,重申社會主義選擇,宣布要與前蘇聯關係正常化。
1980年夏,由於發生了一係列變化和因素,索馬裏和埃塞俄比亞在邊境大量集結軍隊。索馬裏國內形勢再呈緊張狀態,那些因素和變化中最主要的是在亞的斯亞貝巴的索馬裏反對派—拯救索馬裏民主陣線加強了軍事行動;索馬裏的經濟危機日益嚴重;大量歐加登難民的到來更增加了經濟壓力;
索馬裏同意向美國提供軍事上的方便(這是美國當局在伊朗和阿富汗事態發展後,加強其在印度洋、阿拉伯海和西南亞軍事實力的一個方麵);前蘇聯則在美國尚未在索馬裏站住腳跟時,想從索馬裏政權麵臨的困境中漁利,繼續支持埃塞俄比亞政權。
索馬裏的局勢也變得波詭雲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