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索馬裏往事(三)(1 / 2)

前蘇聯的選擇是意料之外但也也是情理之中,由於前蘇聯傾向於人口眾多,戰略地位重要的埃塞俄比亞,於是對這一地區的立場及和誰結盟等方麵作了調整,結果自然是更加偏向埃塞俄比亞。

1977年7至8月間,前蘇聯中止對索馬裏的軍事援助,包括武器裝備、零部件和彈藥,甚至從索馬裏撤走兩萬名軍事顧問與技術專家。隨後又開始從伯貝拉和摩加迪沙海軍基地撤離人員。“克裏米亞共青團員”號和“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五十周年”號大型登陸艦分別從這兩個港口運走至少1500名前蘇聯公民(主要是專家和家屬)。

隨艦的兩個蘇軍海軍步兵連直接搶占了港口設施,把那裏能拆走的前蘇聯援助物資都拆走了。懾於蘇軍的強大火力,索馬裏軍人沒有反抗。雖然反抗也沒什麼用,後來前蘇聯就順手把從索馬裏搶回的軍事物資轉交給埃塞俄比亞。

前蘇聯迅速將被巴雷驅逐出索馬裏的6000軍事顧問中的1500人抽調到埃塞,在索馬裏的多年見聞使得這些人對索馬裏軍隊知根知底,他們輕鬆地指揮著埃塞軍隊打擊索馬裏軍隊和“西索馬裏解放陣線”,這時戰爭的天平第一次開始偏向了埃塞俄比亞!

在1977年10月,因為雨季來臨,“歐加登戰爭”陷入僵持狀態。前蘇聯本想借此“不戰不和”的局麵同時把埃塞和索馬裏玩弄於股掌之間。

但是門格斯圖也是一個優秀的政客,他立即向前蘇聯駐埃塞大使沃洛瓦寧暗示:如果前蘇聯想兩麵討好,他會毫不猶豫地脫離前蘇聯的懷抱!

勃列日涅夫為確保前蘇聯對埃塞的影響,隻好下令支援埃塞俄比亞的“正義事業”,並特別強調支援行動要大張旗鼓地幹,向北約展示“前蘇聯無可比擬的戰略打擊能力”,也就是炫耀自己強大的實力。

就這樣,在1977年11月25日,前蘇聯開始向埃塞大規模空運物資,當天夜裏就至少有225架運輸機從前蘇聯飛抵埃塞,卸下足夠裝備3個師的坦克、步兵戰車、火箭炮以及大量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負責操作這些裝備的人員也從古巴飛來。

然後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埃塞首都的亞的斯亞貝巴機場平均每20分鍾就有一架前蘇聯運輸機降落。為保證空運的指揮聯絡,前蘇聯還專門發射了一顆衛星!前蘇聯對這次戰爭的關注度可見一斑!

知道這些的索馬裏人立即就意識到戰爭勝利的希望已離他們而去了。西亞德·巴雷不得不宣布全國進入狀態,開始動員預備役,並向幾個月前還被自己痛罵的美國求援。西亞德·巴雷拿出3個軍事基地來吸引美國人的注意,希望能夠向埃塞俄比亞那樣得到美國的強力支持,並以此來度過這次危機。。

但那時處於“全球戰略防禦階段”的美國反應相當遲鈍,隻有一些塗上埃及軍徽的美國運輸機,運來1500噸軍火和報廢的軍服鋼盔,安撫索馬裏政權,這些東西對索馬裏來說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