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初,黃席群從夾邊溝返回蘭州,在甘肅農業大學的文印室工作,刻蠟版,印教材,一月25元的工資,多少能補貼點家用。清貧一點倒沒什麼,想不到在1962年,與他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妻子在貧病交加中去世,料理後事的200元錢都是盛彤笙支援的。中年喪妻,他又遭遇了人生的一大不幸。
20世紀30年代,黃席群在江西廬山教書時,遇上有個名叫何降生的華僑,為他批了一個本子,結論是“晚景尤濃”。當時也沒有在意,以後回想起來,還真讓他說對了。
1963年,黃席群進入西北師範學院外語係,擔任大學四年級的英語教師,他流利的英語令學生傾倒。每月32元,別人說他是幹的教授的活,拿的是工人的工資,但他珍惜眼前的這一份工作,幹得非常認真和賣力。
誰知命運再次又和他過不去,“文革”中,他作為“曆史反革命”被揪了出來,關進了“牛棚”。以後,造反派幹脆將他頭銜中的“曆史”二字取掉,直接按“反革命”對待。後來又被下放到西北師範學院靖遠幹校勞動了8年多,終於在1979年迎來了命運的轉機,中央作出決定,所有右派分子一律改正,他“不摘帽子,死不瞑目”的願望總算實現了。在西北師範大學,他擔任的課程有基礎英語、語法、泛讀和英國文選等,研究生的英語課也由他講授,他還負責出國人員培訓班的英語教學。1981年他才被評為教授,這年他已72歲。幸虧當時還沒有60歲退休的規定,否則,這個英語大家也許終生就是個副教授。
晚年的黃席群才迸發出燦爛的光華。1987年78歲正式退休後,受北京商務印書館委托,他先後校譯了三本專著:《美國的曆程》,約113萬字,1988年出版;《英國現代史》,52萬字,1990年出版;《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曆史進程》74萬字,與北京大學羅榮渠教授合作,1993年出版。同時,還校譯《英國現代史》等多部著作。商務印書館的責任編輯周穎如女士見稿時十分驚訝地說:“想不到西北還有這樣的人才!”其中《美國的曆程》一書填補了我國目前美國通史課本的空缺,獲得甘肅省教委1988—198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以後,又校譯了《夾縫中的六國》,約40萬字,是保、捷、匈、羅、南、波六國1815年至20世紀30年代的一部詳盡的政治史;《現代世界體係》(上冊)約15萬字。
黃席群含辛茹苦哺育的8個女兒,個個爭氣,她們都是姊妹間相互拉扯大的,其中7個上了大學。之後她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女兒們生育了15個外孫,其中有12個男孩。晚年兒孫繞膝,後輩孝順,盡享天倫之樂。1999年九十大壽時,他自撰一聯祝壽:“又是一年春草綠,力爭百歲夕陽紅。”真是上天眷顧,他的這一美好願望,在社會和後輩的關愛下,加上他的寬懷處事,也真的實現了。
2009年4月22日,黃席群在蘭州去世,享年101歲。
民國三十五年秋,政府以西北畜牧生產事業,有待於獸醫科學者綦夥,乃於蘭州創立獸醫學院。俾肩茲重任,國步方艱,瘡痍未複,庫帑彌絀,而中間篳路藍縷,慘淡經營,其遭遇之艱厄,方之國內外大學,殆罕其儔。
———盛彤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