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熊慶來
出生地:雲南省彌勒縣
生卒年:1893-1969年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
熊慶來參與創建東南大學和清華大學數學係。長期擔任雲南大學校長。致力於複變函數值分布理論的研究,在無窮級整函數與亞純函數方麵有一係列成果,是我國函數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熊慶來,字迪之,1893年10月20日生於雲南省彌勒縣的息宰村。其父熊國棟曾任趙州府學官。熊慶來12歲時即跟隨父親住於任上,受到革新思想的熏陶,對民眾疾苦有所了解。1907年,他考入昆明的雲南方言學堂,同年學校改名為雲南高等學堂。1911年,熊慶來考入雲南英法文專修科,學習法語。
1913年初,熊慶來報考雲南省留學生考試,以第3名錄取。同年6月到比利時包芒學院預科入學。次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侵占比利時。熊慶來輾轉經荷蘭、英國前往法國,途中染上嚴重的肺病。抵巴黎後,他進入聖路易中學數學專修班。1915年至1920年,他先後就讀於格勒諾布洛大學、巴黎大學、蒙柏裏耶大學、馬賽大學,取得高等普通數學、高等數學分析、力學、天文學、普通物理學證書,並獲蒙柏裏耶大學理科碩士學位。
1921年初,熊慶來離歐返回昆明,任雲南工業學校、雲南路政學校教員。同年秋天,東南大學聘請他為新設立的算學係(即數學係)教授兼係主任。在那裏任教的5年中間,他開設了許多課程,並自編講義,計有《平麵三角》、《球麵三角》、《方程式論》、《微積分》、《解析函數》、《微分幾何》、《力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高等算學分析》等10餘種。其中《高等算學分析》列為大學叢書,於193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25年秋,熊慶來曾到西北大學任教1學期,而次年的春季學期回到東南大學。1926年秋,他應邀北上,任清華學校教授,不久繼鄭桐蓀任算學係主任。1929年,他主持開設清華大學算學研究所,次年錄取陳省身等為研究生(1931年入學),並於理學院院長葉企蓀休假出國期間代理院長。1931年召華羅庚至清華大學任助理員。
相關鏈接
中國數學界的伯樂
熊慶來熱愛教育事業,為培養中國的科學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30年,他在清華大學當數學係主任時,從學術雜誌上發現了華羅庚的名字,了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曆和數學才華以後,毅然打破常規,請隻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在熊慶來的培養下,華羅庚後來成為著名的數學家。我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是他的學生。在70多歲高齡時,他雖已半身不遂,還抱病指導兩個研究生,這就是青年數學家楊樂和張廣厚。
熊慶來愛惜和培養人才的高尚品格,深受人們的讚揚和敬佩。早在1921年,他在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當教授時,發現一個叫劉光的學生很有才華,經常指點他讀書、研究。後來又和一位教過劉光的教授,共同資助家境貧寒的劉光出國深造,並且按時給他寄生活費。有一次,熊慶來甚至賣掉自己身上穿的皮袍子,給劉光寄錢。劉光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後,經常滿懷深情地提起這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