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難道已經站在了命運的最高處?以後會走下坡路嗎?也許我將會由極高點摔下來。難道在我完成一個大理想時,就會受到這樣的忌恨嗎?”他常常在半夜想到這種情形時就冒冷汗。
拿破侖的弟弟熱羅姆,年輕,不會處理政務,天天過著奢侈的生活,用錢像用水,無論拿破侖如何罵他,他都是一笑置之。
弟弟路易也和拿破侖作對,擅自離開荷蘭國王的位置。拿破侖身邊看起來很熱鬧,但到處都是他的敵人,連他的兄弟們都不例外。母親萊蒂齊婭對拿破侖的成功本來很高興,但自從拿破侖當了第一執政官後,她每當聽到有人讚美她的兒子了不起時,就會想:“這幸福是否會永遠維持下去?”她的高興中隱含一份不安,後來,拿破侖的野心一再增長,萊蒂齊婭對拿破侖日漸增長的野心發出歎息聲。
母親住在科西嘉拿破侖為她建造的豪華別墅裏,盡管拿破侖每年都寄很多錢給她,但她仍然過著很節儉的生活。她不習慣過奢侈的生活,把錢都積存下來,希望將來能對拿破侖有所幫助。
喜歡巴黎奢侈生活的拿破侖暗自埋怨母親太窮酸,而一直沒有忘記科西嘉痛苦的母親,根本不相信眼前的好運。白發蒼蒼、身體肥胖的萊蒂齊婭說:“如果你有了困難,隨時可以回來找我,雖然我年紀大了,但還是可以幫助你的。”她經常以這般仁慈的口吻安慰著拿破侖。
母親憂慮的事終於來臨了,拿破侖的全盛時代已過去。
再征俄國
大陸封鎖令在1810年的秋天發揮了威力。“這樣一來,英國就遭殃了!”拿破侖一直等待著英國的崩潰。和歐洲大陸各國的貿易中斷後,英國感到很痛苦,在倫敦就有好多商店倒閉,一個月內倒閉了250餘家。
“繼續努力吧!”正如拿破侖想的:要扼殺英國,一定要封鎖北方的英吉利海峽,因為英國就是走這條線路把商品運到歐洲大陸來的。但和英國停止貿易,最先受害的卻是拿破侖所治理的國家,他們受害的程度比英國還大。例如連咖啡、茶、砂糖、鐵器及毛織物、染料等不可或缺的日用品都買不到。此外,即使對走私加以嚴重懲罰,也無法使它絕跡。歐洲各國已經開始對此事怨聲載道了。
“除非把拿破侖打倒,否則我們便無法生存。”普魯士和俄國都在找機會發動叛亂,拿破侖寫信給俄國的亞曆山大一世:
英國已發生了危機,隻要再堅持一下,他們很快就會支持不住,所以這需要你的幫助,隻要陛下和法國合作,英國一定會答應簽訂和約的。
亞曆山大一世並沒有答應拿破侖,他說:“我們不能讓英國吃虧,要對付就要對付法國。但如果這樣回信的話,拿破侖一定氣死。現在趁拿破侖還沒發動攻擊的時候,俄國先動員兵力。”
俄軍把24萬大軍聚集在西部邊境,以備法軍侵入,這樣看來,俄國的企圖是很明顯,拿破侖想要徹底打倒俄國,1812年拿破侖終於決心遠征俄國。拿破侖集中了令人驚訝的兵力:兵員共有67萬,其中20萬是法國人,其餘是從比利時、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普魯士、瑞士、西班牙、波蘭及葡萄牙等國征召而來的。
遠征前夕,拿破侖很細心地使用各種政治手腕,想要和普魯士、奧地利聯盟,也準備和正與俄國爭執的土耳其結盟,並結交瑞典,可惜失敗了。瑞典國王伯拿特雖然和拿破侖有親戚關係,但他背叛了拿破侖,和俄國合作,此時,土耳其也和俄國簽和約,脫離了法國。
“既然這樣,那我就讓你們知道知道我拿破侖的威力。”拿破侖調兵遣將,立刻組成了龐大的軍事力量,這是威懾俄國的一種戰術而已。拿破侖想,如果讓他們看到這麼龐大的兵力,亞曆山大一世可能會不戰而求和,但是這個戰術失敗了!亞曆山大一點都不緊張,無論拿破侖有多少兵力,他都不害怕。一直被公認是拿破侖最親信的達利南,在偷偷地積存俄國貨幣,可見達利南早就看出拿破侖的命運了。
在德累斯頓閱兵的拿破侖親自擔任總指揮官,率領第一軍出發了,但法國人對這次遠征俄國感到很不滿。
“拿破侖又要打仗了。”“真糟糕!”農民都表示不滿。
“年輕人都調去當兵,田地要由誰來耕?”“難道女孩子能耕田嗎?我的兒子已經戰死了,他是皇帝,可他能把兒子還給我嗎?”
普魯士農民的痛苦更加嚴重,對普魯士人來說,拿破侖從普魯士調兵,和一向無仇無恨的俄國人打仗,他們對此很不願意。拿破侖計劃在大軍進入俄國後,就能從俄國人民手中搶奪糧食,所以他們事先並沒有準備足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