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出家人助人是本分。”祖洞和尚爽快地說道。
二人聊起了分別之後的事,原來祖洞和尚雲遊四方,北到陸奧路(東北地區),南至南方的九州島的各寺廟都留下了祖洞和尚的足跡。在巡禮各寺的途中,他還時不時地聽到百姓誇獎家康的話語。家康聽後卻沒有表現出欣慰,而是搖搖頭說:“不,還不盡理想,僅有東海道是不夠的,我要掌理天下,你等著瞧吧,我非完成不可。”
祖洞和尚讚許地點點頭,從包袱裏拿出幾本古書說:“這次來看你,主要是想給你看些東西。”家康接過來一看,驚喜地說道:“啊!《東鑒》!”
《東鑒》又名《吾妻鏡》,是詳細講述源賴朝在鐮倉幕府中為政經曆的書,共52卷(也有人認為是47卷)。這是祖洞和尚四處遊曆的時候在小田原發現的,他認為懷有治理天下抱負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些書,所以就給家康帶來了。雖然祖洞和尚隻帶來一部分,但對渴望已久的家康而言已經是很珍貴了。他捧著書端詳了半天,激動地說:“真難得你找到這些,我已經找了許多年了。”
家康對祖洞和尚感激不已,並拜托他再幫忙找尋其他各卷的書,談了一會兒,家康便招待祖洞和尚用點酒菜。和尚幾杯酒下肚,便和家康談論起了戰況:“就老衲看來,你這一仗打得很慢,真讓人著急!”
家康解釋說:“勝賴不同於今川,他的勇猛不在其父信玄之下,是個相當有分量的敵人。不過,不久信長公也會親自出馬,很快就能攻克甲斐的。”祖洞和尚打斷了他的話,不解地說:“你為什麼不單獨殺敵呢?為什麼老是跟著信長?”
“不,我絕不是跟在信長公後麵。”家康辯解道,“我隻是為了全國百姓,答應幫他的忙而已。背棄盟約,是武士的恥辱。”
祖洞和尚拍腿大笑,舉起一杯酒來仰首幹了,讚賞地說道:“聽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了不起!”在場的人都露出了微笑。有些醉意的祖洞和尚揮舞著雙臂,揚言還要為家康出力,家康微笑,說:“和尚大概不如以前那麼有力了吧?”
祖洞和尚當然也明白自己已經慢慢變老,而家康也已經不是當年逃到大樹寺的那個小夥子了,雖然家康已經功成名就,但祖洞和尚仍然提醒家康,不要忘了曾經的失敗。
家康說道:“當然,我經常以那次的失敗來激勵自己。”
“好!”說著祖洞和尚突然站起身來要走,接著又似乎想起什麼似的說,“哦!差點忘了告訴你,大樹寺的上人去世了,你知道嗎?”
家康震驚地問道:“什麼?登譽上人仙逝了?什麼時候?”
“我在途中聽說的,據說是十天前的事。”
家康傷感地低下了頭,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都已經先後離開了人世,自己的老師大原和尚,還有少年時不斷鼓勵他的鳥居忠吉,這幾位始終是自己的精神支柱,家康將永遠懷念他們。
祖洞和尚離開後,一個意外事件讓家康感到措手不及。
艱難的抉擇
信康和勝賴勾結在一起了。消息是酒井忠次告訴家康的,乍然聽到酒井忠次的報告,家康幾乎不敢置信:“你說什麼?信康和勝賴想勾結謀反?”酒井忠次點頭確認,聲稱證據已經掌握在了信長的手裏。
信康是家康的長子,已經21歲了,他的妻子就是信長之女德姬。早在家康與勝賴交戰時,信康也曾立下汗馬功勞,但後來由於性情暴躁,家康就把他遣回岡崎和母親同住。這次背叛,不僅是他的長子,就連築山殿也參與其中,讓家康感到分外傷心。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家康先叫家臣們都退下,留下忠次一個人,要他把詳細情形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