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明朝大事記(2)(3 / 3)

朱允炆信以為真,立即封李景隆為太子大師。並於公元1400年春天到來的時候,屢屢催促李景隆用兵。李景隆不得不率60萬大軍與朱棣在白溝河(今河北省雄縣北)決戰,結果李景隆又遭慘敗。被殺死、馬踏而死和被水淹死的士兵達十幾萬,橫屍百裏,慘不忍睹。李景隆隻得逃回德州,又在朱棣的追擊下率十幾萬殘軍南逃濟南,結果又被朱棣在此殺得大敗。隨後,朱棣率軍一路過關斬將,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泰州等江北重地,屯兵鎮江,準備向京城發動總攻。

李景隆的軍隊被擊貴後,朱允炆就再無兵可用。眼見大勢已去,朱允炆隻得派人前去求和,結果被朱棣加以拒絕。朱棣的大軍直逼京城城下,朱棣的弟弟和李景隆便開門迎降,京城失陷。

這時的朱允炆究竟在哪裏呢?有人說朱棣的“靖難軍”攻入京師後,朱允炆命人點起大火,含淚和皇後等人投火自盡。還有人說朱允炆並沒有自焚,而是化裝逃出京城,以後隱姓埋名,剃度為僧,浪跡天涯。朱棣即位後,派太監鄭和七下西洋,不隻為加強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還帶有尋找朱允炆蹤跡,以防後患的秘密使命。

第三種說法是,朱允炆後來恢複本來麵目,得到明英宗認可,從而入居宮中,壽年而終。死後葬於北京西山。

這些傳說,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又難以定論,遂成為明史一大疑案。

成祖朱棣

(公元1360年~公元1424年)

在位時間: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

曾用年號:永樂

諡號:文皇帝

廟號:成祖

安葬地:長陵

公元1360年,朱元璋第四予朱棣出生:

公元1370年,朱棣被封為燕王。

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爭奪皇位。

公元1402年,朱棣的軍隊攻陷南京,惠帝自焚而死,朱棣旋印即位,是為明成祖。

公元1405年,鄭和開始七下西洋。

公元1407年,《永樂大典》編撰而成。

公元1410年開始,朱棣五次親征漠北。

公元1421年,朱棣遷部北京。

公元1424年,朱棣病逝,享年65歲。

朱元璋最喜愛的兒子是四子朱棣。十歲的時候,父親朱元璋就封朱棣為燕王。公元1380年,朱棣按規定到了自己的封國北平。當時徐達奉命鎮守北平,朱棣便拜這個軍事家為師,軍事理論與武藝得到迅速提高。後來,朱棣又奉父親之命,迎娶了徐迭的長女,徐達成為他的嶽父。朱棣在徐達的嚴格教授下,練得一身好武藝,逐漸顯露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在同入侵的蒙古軍隊交戰中,朱棣屢建戰功,軍權日重,威名大振。

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有意立酷肖自己的朱棣為太子。但朱棣不是皇後所生,即不是嫡出,按封建社會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禮法,朱棣沒有被立太予的資格。而有資格的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卻頭顱稍偏,性格優柔寡斷,因此朱元璋立朱棣為太子的決心越來越大。可是,當朱元璋將此想法說出後,遭到眾大臣的反對,因而朱棣還是沒有被立為大於,這件事情不僅使他恨恨不平,更滋長了他奪取皇位的欲望和野心。

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隨後,朱允炆就在心腹大臣齊泰和黃子澄的慫恿下開始削藩。他們在籌劃一番後,決定先削曾有犯法行為的周、齊、湘、代、岷等五王,砍去朱棣的手足,然後再行削奪。朱允炆於是開始削藩,下令將削周王、岷王、代王、齊王的王爵先後削去,降為平民,而湘王則自焚而死。

聽到五王的命運後,早就作好準備的朱棣為避免朱允炆敗猜忌,於是裝瘋賣傻,假裝患有瘋病。他整天披散著頭發,在大街上發瘋狂跑,大喊大叫。有時在街頭上奪取別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時丈昏沉沉地躺在街邊的溝渠之中,數日不起:謝貴等人聽說後,便借問候之名前來探查。當時正好是盛夏,烈日炎炎,酷熱難耐,隻見燕王府內擺著一座火爐,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邊,身穿羊羔皮襖,還凍得瑟瑟發抖,他還在大聲呼叫著喊冷。兩人與他交談時,朱棣更是滿口胡言,讓人不知所以然。張、謝二人見狀,相互對視了一下,就告辭了。但誰知燕王府官吏葛誠告密說:“燕王是裝病,你們千萬別受他蒙騙。”兩人聞後,正在猶豫間,朱丈允密令張、謝二人和原為朱棣親信的北平都指揮張信設法逮捕朱棣。

這時的張信猶豫不決,回到家中把事情告訴母親,母親說:“這件事不能這樣辦,我聽說燕王應當據有天下,王者不死,難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嗎?”張信權衡厲害,決定還是告訴朱棣。他換上便服,乘著婦人車,偷偷進入燕王府,將皇帝下逮掩捕朱棣的消息,一一密報於燕王償棣,